北海市合浦水库工程管理局 广西合浦 536125
摘要: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对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本论文以广西北海市合浦水库灌区为探讨对象,结合灌区建设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对水库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改造措施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库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续建配套;综合效益
引言
广西省北海市合浦水库灌区属于大型灌区,合浦水库总容量为13.50亿m3,兴利库容总容量为6.14亿m3;自建设以来平均来水量为8.32亿m3;合浦水库灌区的范围包含有北海市三区一县以及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相应区域、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等相应区域。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灌区内白沙干渠进行防渗加固,完善配套水利建筑物。渠道防渗20.041km,其中:白沙干渠16+650~19+043、19+122~36+500渠段防渗加固19.771km;山窖水库引渠0+000~0+270渠段防渗加固0.270 km。附属建筑物配套加固354座。人畜饮水及北海市合浦县灌区周边城镇的供水任务。
1.水库灌区现存的问题、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灌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灌区的初始建设标准比较低,配套的附属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等相关原因,灌区的灌溉面积正逐年下降,有效的灌溉面积更是日渐降低,不仅对水库灌区周边农业生产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更是给水库灌区下游的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是对,配套设施老化破损跟不上当代时代的发展,许多附属建筑物面临着高危的境况,严重阻碍了灌区发展。由于工程管理不够严谨,灌溉技术比较落后,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够高,渠道的防渗率相对较低,造成水资源非常浪费、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要求对本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灌区改造的技术措施及带来的综合效益分析
2.1灌区改造技术
(1)灌区改造的重中之重为渠道衬砌、渠系及附属建筑物配套设施。对于灌区渠系渗漏量大、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不齐全的现象,结合灌区实际,增强渠道的衬砌强度,配套齐全灌区渠系及建筑物设施,匹配测水量设施,减少灌区渗漏的损失,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
(2)井渠连合、井库协作调度。因周边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日渐增大的缘故,灌区可利用地表水量被占挤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故根据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以“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使用区域水资源,加强灌区水资源的良好分配。
(3)提高渠系的调控力度。灌区建设历史久远,有部分建设年久及管理疏忽的问题。一些乡镇为了方便用水,直接在干渠上开口建闸分流使用,无形中增加的分水口对灌区在水资源的分配、管理、调度上带来很大的困扰,造成灌区水资源浪费、下游居民用水困难的现象。因此为改善灌区渠系的布置情况,必须加强管理、增强调控力度,扩展有效的灌溉面积。
(4)结合土地平整,改造沟、畦的占地面积。土地平整度不仅对地面灌水技术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缩短灌水的时间、提高灌水效率以及节水增加产量有重大作用,因此灌区在改造过程中,要结合土地平整,长畦调整为短畦,宽畦变成窄畦,提升水库灌水的土地均匀度和灌水利用效率。
(5)提倡面灌换成局部湿润灌。使用局部湿润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分布的均匀性,渗入土壤并浸润作物根系最发达的区域,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对作物根层水分均匀供给得以调控,减少土壤的蒸发量,提高土壤水的利用率,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效果。
(6)优化放水形式,开展间歇灌溉。
间歇灌溉又称波涌灌溉,是按一定的周期,间接性地向两个或多个区域交替供水,使水流分阶段地推进到目的地的一种节水型地面灌溉新技术。当灌水由一个区域转向另一个灌水区时,先灌的位置处于停水落干的过程,由于灌溉水的下渗,水在土壤中的再分配使土壤导水性减少,土壤中粘粒膨胀,空隙变小,流水在土壤表面形成一个光滑封闭的致密层,流水推进速度相应变快,深层渗漏减少,提高灌溉的均匀程度。
2.2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1)加强对非充分节水灌溉的技术研究。节水灌溉的制度、方法都和周边地区、土质、和周边地区的水土、作物的特性、气候气象有关联。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应以作物的特性、产量、需水量为出发点,以灌区整体的效益最高化、灌区整体均衡受益最匀化以及灌水最经济和量产的最大化为起始点,调整各类作物的产量以及需水量的关系,研究出对不同时间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提供不同的非充分节水灌溉的思路及方法。
(2)提高对各类蔬果、各类花草树木以及珍奇作物灌溉的技术专研。研究各种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气候时节的灌水量和灌溉方法与作物品质的关系,目前我们了解的还不够多,不但不利于节水灌溉,而且对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等都有相应影响,不利于在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3)现代化经营模式。我国目前主要实行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村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劳动效率较低、规模效益相对欠缺,同时生产成本较高、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阻碍农业的生产发展、农村的经济。为确保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加快调整、合并的步伐,减少农民工的转移,不仅可以扩大耕地面积,激活农村市场经济,还利于减少成本,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3.灌区工程的综合效益分析
3.1灌区的节水灌溉能力大大提升
伴随着合浦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的建造完工,灌区工程的灌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干渠水量的调控能力提高,减轻了干支渠的渗漏情况,灌区沿线用水率大幅度降低,对应的配套设施匹配完善,灌区附近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极大的提高了灌溉保障率。同时推进了灌区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3.2工程的社会效益提高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改善了灌区周边农业生产条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得到大幅度缓解,提升了当地经济效益,造福一方百姓。调整的灌溉技术及节水方式,有效地拉动地方经济进步,推进农作物全面增产增值的发展。
3.3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合浦水库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建造经过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理清了供水用水的关系,维持了灌区的灌溉秩序,以优化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通过灌区措施改善让周边居民收益,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改善周边的环境和水质状况,推动经济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整个灌区的管理向着更高的标准及高科技方向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绍强.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2):23~26.
[2]黄海.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J].低 碳世界,2016(05):84 -85.
[3]李大银.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J].珠江水运,2019,473(01):76-77.
[4]姜海波,张治晖,孙吉刚,大型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践与效果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