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着眼于全方位的布局,更加要有长远眼光,既考虑整体上的布局和协调,也考虑乡村规划对于自然环境,名俗风情等,尽量减少对于自然的破坏。本文主要探究了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措施
引言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需要立足农村的实际发展现状,以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对乡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具体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运用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乡村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农村地区的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问题
第一,美丽乡村规划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坚持一般规律,没有根据当地乡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存在该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政府部门人员缺乏规划意识,加之村民没有全面认识美丽乡村规划,即便政府部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也很难贯彻落实到实处。第二,严重破坏了历史遗址。在规划工作中,为了可以实现整体规划建设效果,会以城市为基础实施现代化建设,甚至部分地区为了对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迎合,对乡村中的古建筑、传统村落、历史遗迹、老街道实施改造,严重破坏了乡村历史遗迹。
二、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
美丽乡村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关系,在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原则,遵循自然法则,保留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做好资源整合工作,根据乡村的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改造措施,积极推广符合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项目,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此外,可以建设示范村落,明确村落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制定有效的方案。
2、系统性原则
美丽乡村规划并非是单一性的工程建设,其需要关注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多,需要切实围绕着农村区域的各个要素进行详细全面分析,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其最终建设协调性,避免因为规划方案不合理影响到最终美丽乡村规划价值。这种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同样也是多层面的,需要从整体入手进行规划,确保整体方案的可行性。
3、以人为本原则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必须将农民的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进而全面调动其参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引导农民发展自然生态经济,积极保护当前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相吻合。在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时,应当对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打造出符合我国农村自然特色的文化理念。
4、整合力量原则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整合力量,把农村旅游、农户住房改造以及生态村庄建设等内容结合在一起,经过不同规划项目之间的互补和促进,整合各方资源,以此来带动美丽乡村的规划和设计,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规划目标。
5、科学规划原则
在开展城乡规划设计之中,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化发展与规划。只有真正地把美丽乡村和发展农村经济等的政策有机结合,才能够推进中国的特色农村文化发展进程。
三、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措施
1、尊重乡村自然风水地貌
当地政府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时,尽可能不要破坏当地自然景观,需要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所谓的生态型乡村,并不是建成繁荣的小型城市,而是要呈现出和城市截然相反聚集状态。乡村是旖旎自然风光的发源地,美丽乡村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规划期间,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尊重自然属性,使乡村生态与人性融为一体。农村规划需要将国家的历史与自然的质地交织在一起。自然的质地外观是村庄的风水特色,而村庄的内部则是村庄本身的静态文化。
2、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强化管理、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依法加强管理,规范乡村建设秩序,维护村民公共利益,保持乡村风貌;以服务农民为目标,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制订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细则,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明确适宜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和深度。其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应按要求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需占用农用地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批手续后,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同时明确,城乡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3、营造乡村空间特色
在规划和设计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深入走访和调查需要实施项目的乡村,对于目前乡村规划的状态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要详细的了解乡村居民家禽饲养的空间与车控空间等细节,在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规划设计,这样才能够将规划的目的达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另外,要适当地调整乡村的道路情况,对乡村居民在用车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的结合,让乡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顺畅的交通,同时,对乡村的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修缮工作也要不断进行强化,使人们的娱乐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
4、重视乡村人文
在进行乡村人文管理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农民,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人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进行提升,对乡村人文管理进行强化,使乡村内部的凝聚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集体共同的努力下将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实现。并且要对乡村目前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地结合,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大力的发展,对旅游运行的模式不断进行创新。
5、有效发展循环农业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乡村的资源利用效率,相关部门必须依照当前乡村现有的资源以及优势,全面发展农村循环农业工作,利用有效方法减少乡村废弃物排放水平,加强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对此,有关部门在进行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经过对各个循环农业模式加以优化,提升农业废物资源利用率。并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将其转变为可利用资源,在根本上实现变废为宝,构建起微生物循环产业链。可以将生活垃圾有机物成分转变为肥料,以给植物供给养分,同时也要避免将生活垃圾远途输送,此举能够节约垃圾的处理成本。有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乡村环保项目投入力度,增加乡村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全面公开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使用明细,进而达到农民出力出资投劳投工环保自治的目的。
四、结束语
城市与乡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二元体结构,而且城市与乡村也是人们生活、发展必须依赖的载体。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消除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规划不再是空洞的基建设计,也不是单纯的房建规划,它要求设计规划人员根据当地发展状态、未来发展需求、乡村文化特点、空间建设余量等要素特点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为乡村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裕提供强大推动力,同时也为城乡发展二元矛盾的消除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游洁敏.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智能城市,2017(01):221.
[2]张成.美丽乡村建筑规划设计原则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 273.
[3]李琦.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探微[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