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9
摘要: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另外,在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控制方案时,还要做好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为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把握;研究
1新时期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通过构建整体经济体系框架,扩大了建筑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范围,国内建筑业市场标准化发展程度有所提高。建议在当前整个经济体系建设的新阶段,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一方面可以使建设工程造价预算与建筑业的发展相适应已经实现产业链构建的建筑业将向更高阶段的商业化运作转型。这样,我国输出的“基础设施能力”可以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在基本建设能力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特色建设工程管理制度的优势,为中国建筑业的工业化和商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建设项目成本预算在现阶段已经变为具有“生产要素”与“成本指标”密切对应的特点,因此,从政府单位管理的角度,需要走得更远,在宏观管理层面上,我们应该重视它从宏观上把资本作为成本预算控制的中心枢纽,构建系统性与联动性相结合的建设工程成本预算控制新模式。
2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2.1工程预算问题。
在建设项目成本预算的初始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对整个项目的了解不够,没有深入实施项目调查,也没有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影响建设项目成本预算的实用性,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反映项目的相关因素,也不能起到项目成本预算的指导作用。
2.2影响因素很多。
工程造价预算不稳定,市场环境波动,工程造价预算也会发生变化,因为货币贬值,或者物价水平上升,都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由于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缺乏对人力物力的控制,加之市场价格的波动,建设项目成本预算容易出现差错。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按期完工,或者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被迫出现超预算的问题。
2.3施工企业忽视成本预算控制。
施工企业采用工程造价预算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投资效益,但超预算问题时有发生。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后,在实际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只注重招投标阶段和结算阶段的预算控制,而忽视了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
2.4 缺乏工程管理方法。
施工项目工期长,施工范围大,具体工艺要求很复杂,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施工企业只有实时监控工程进度和投资效益,才能保证施工效率和效益投资效益,但由于施工企业缺乏项目管理,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发生概率。
3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3.1决策阶段。
在这一阶段,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项目选址、项目规模、技术方案、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因素、市场风险”等。在现阶段,工程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正工程造价的投资水平和后期的设计与施工。在决策阶段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造价目标,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保证工程未来的利润水平。
3.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辅助设备设计、公共设施、施工标准、施工方案、材料设计”等。
在进行建设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制定各工程的详细预算定额,并根据材料设备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细化各施工内容的投资额,增强建筑工程方案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设计方案的作用。在施工预算定额的帮助下,后期施工的造价控制为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施工阶段。
在施工环节,成本预算人员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时,需要详细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明确各项施工内容和施工业务,了解施工合同条款,详细了解施工地质条件,进行施工项目预算,明确资金使用计划。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记录工程变更、签证、材料使用情况,动态调整预算计划,将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定额内。
4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
4.1加强施工图预算审核。
1、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求员工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项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据此编制预算。2、施工单位内部招聘人员需要在施工前期对实际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充分了解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3、研究工程施工图时,要找出工程设计图中的不合理设计,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确保造价工作与实际工程设计方案相匹配。这是因为造价人员只有全面掌握整个工程设计图纸的全部内容,才能保证所编制的造价工作符合工程技术图纸的要求,进而减少后期工程造价超支的问题。
4.2优化变更控制。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变更、技术变更、标准变更是工程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预算超支,需要优化变更控制。原则是不提高施工标准,不影响施工周期,不扩大范围,建立工程变更制度,严格程序,明确合同责任。建筑工程变更多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时对成本控制有较大影响。当项目发生变更时,必须确定变更的内容及其对项目的影响,并确定变更的责任方。属于施工方责任的,合同价款不得变更,从工程量清单中计算;属于承包方责任的,施工单位应当在14日内提交工程款变更报告,并调整造价预算。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可以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调整和工程设计变更,控制超预算。
4.3规范施工工艺流程。
在工程造价预算的大环境下,成本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方向之一。相关造价预算人员必须对施工材料以及具体施工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相关图纸进行科学计算,以便能够掌握施工过程。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通过施工队伍的科学标准和相关施工工序的确定,才能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对造价预算进行科学的把握,对施工相关环节的造价能做出准确的控制。但在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步骤非常复杂。造价预算人员必须具备极其高超的技术,才能对施工的复杂程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施工程序进行规范。因此,在实际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流程,保证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不会有瑕疵。而在实际操作中,造价预算人员应与相关负责人协调,以便能够认清施工的具体情况,并对过程进行一些合理的调整,从而符合相关规定和实施办法。这样,造价预算人员就可以详细了解每项工程造价的消耗情况。
4.4提高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
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取决于预算编制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执行工程造价任务时,尽量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预算人员,以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另外,预算编制人员需要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在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成预算编制任务;其次,利用预算编制的人员成本,加强学习和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多地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另外,在编制施工预算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从地勘报告和施工图中收集详细的资料,以及可行的方案。并结合实际工程图纸和施工图进行现场勘察和总体布置。预算编制人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并认真分析预算的使用情况和图纸。最后,预算官员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建筑工地、工地标准、市场状况和周围环境。
5结论
在当前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成本预算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此外,企业应定期对预算编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在施工前期要严格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充分了解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处理好成本预算控制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建设工程质量能够有质的飞跃,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春薇,孙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和掌握[J].建材与装饰,2018(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