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策略 叶富超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叶富超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实现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统一,由于市政工程建设预算是按照我国相关制度实施的,具备较强的规范性。
        湖南星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100
        摘要: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实现可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与统一,由于市政工程建设预算是按照我国相关制度实施的,具备较强的规范性。在项目中,为了及时有效地避免遗漏和错误,相关部门会参与其中,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审计和管理,及时纠正,防止整个项目因小差错发生大问题,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策略
        1市政工程造价的特点
        首先,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都较大,经济效益也是比较理想的;其次,在实际进行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尽管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但大多数的造价成本较高,这不利于市政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因此,要认真、仔细地分析与研究市政工程的造价成本。
        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的内容不同,其特点和规模也是不同的,因此,具体的造价成本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相关人员在分析与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另外,有的市政工程较特殊,其工程造价控制也有所不同。在市政工程的前期准备与建设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若施工的过程中再出现一些突发情况,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建设工期,还会对造价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这说明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较多,不具有固定性,相关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状况,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市政造价成本上升的原因
        2.1市政工程项目变化多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其他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的工程项目的多样化,增加了工程数量,除了道路、桥梁、园林等初期基础设施外,增加了人们日常的娱乐、健身场所。对创建全新的市政工程的项目,其不适用于传统的市政成本会计制度,由于无法控制缺口,市政成本将会增加。
        2.2市政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过高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因此,市政工程造价中材料成本占有较大的比例,相关部门主要采购市政工程所需材料,其材料的购买成本可能会超过市场的平均值。由于市政工程对质量要求高的特殊性,会将价格放在次要位置;采购管理的制度没有完善,有可能增加材料的采购成本。
        2.3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市政工程项目缺乏科学、健全的成本管理及控制体系,主要体现在成本预算与计划工作准备不足和决策机制不健全。在成本预算与计划阶段,前期相关数据不准确、制定可行性报告的目的不是为了项目本身,而是应付工作,流于形式,以应付领导为目的,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成本失去控制。没有科学的决策机制,往往是由某位领导拍板决定,缺乏一个科学的评价与决策机制,施工方与管理方信息不对称,成本控制形同虚设。
        2.4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不恰当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虽然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制订了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但是经常是套用其他项目或者程式化、单一化、片面化,不能起到真正的管理与成本控制作用,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时无法应对,造成人员、材料的浪费以及工期的拖延,导致项目成本无法控制,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
        2.5成本管理及控制理念落后
        (1)对成本预测不够重视。现阶段与成本相关工作人员往往只重视项目建设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对成本预测和计划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造成成本与预算差距巨大。
        (2)施工、管理等部门和企业只重视本企业或机构的利益,缺乏大局观,经常造成扯皮推诿、各自为政的现象,认为成本管理就是走形式,起不到作用。
        (3)成本管理人员只重视材料、工费等有形成本,往往忽略时间成本、机会成本等无形成本,经常出现工期拖沓,没有一个大的成本概念,给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而政府信誉和形象本身也是一种成本。


        3市政造价成本的控制策略
        3.1全面推行限额设计工作
        我国的市政工程属于民生工程,主要目的是保证市政工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市政工程进行造价成本控制过程中,要把限额设计工作落到实处,依据投资额度的对比进行工程的初期规划,再将设计完成的工程量和投资额度具体地分配到各个细节中,保证施工单位可以依据相关要求实施工程的造价控制,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3.2多采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建立健全的信息化成本管理体系是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网络具有高效性与便利性的特点,可以为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数据对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衡量与分析,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的优化使用,提高使用效率,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资金的浪费,对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到较好的维护作用。
        3.3严格控制施工程序
        与水利工程和住宅建筑工程相比,市政工程的施工程序没有那么复杂,但是造价成本的控制有较大的难度。市政工程在施工程序上具有连续性,且要层次分明,其中的任何一道程序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下一道程序的进行;一个环节的造价失误,会对整体工程的造价预算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市政工程中标之后,建筑单位要依据预算的额度确定施工的额度,对整个工程进行划分和分项承包,并制订完整的施工方案。最后,需依据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规模有效地调整方案,保证每一道程序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3.4提高全过程造价成本管理水平
        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施工环节和竣工环节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成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投资决策阶段,应明确可以控制成本预算金额,应确保限额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实施到实际位置。因此,成本控制管理应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须从多个环节和角度实现对成本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3.5市政工程中融入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
        为了协助控制和管理成本,建立一个现代化信息网络,网络为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对比分析,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浪费,并及时处理。
        3.6严格控制消耗和浪费
        市政工程的连接过程具备明显的层次性、连续性,市政工程任何工序出现任何问题均会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过程中出现成本失控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因此,在项目中标后的开发建设配额,应根据自身的预算额度,实现单个项目合同,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最终根据投资规模和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每个环节和工序均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
        3.7提高成本控制人员的素质
        市政的成本控制人员需提升其工程成本核算、审计、管理的水平,成本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指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应具备的素质,如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履行职责、认真完成任务、敬业的工作态度。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具备成本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员,熟练掌握项目各个方面的运作进度,顺利进行业务流程。成本控制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为市政工程成本控制提供最优质的人才队伍。
        总之,市政工程从根本上是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让城市有更好的居住体验,同时对区域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建筑企业与政府的角度对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进行阐述,并对当前市政工程中成本管理与控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对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韩焜.小议建筑管理中的成本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6).
        [2]隋向科.加强建筑成本管理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