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京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北京 102444
摘要:当前,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企业想要科学发展好,就必须大力开展和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本文首先介绍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价值,接下来根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具体内容重点探究加强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加强途径
前言:根据我国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针对这一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一定要结合实情,将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内容,以便能够突出其政治功能,以便基层党支部能够充分落实我党方阵,宣传我党主张,与基层民众团结一心,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发展。这也是当前我国党中央对于基层组织结构的新要求、新目标以及新定位,为我国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基层党支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以便能够作为我党战斗力的基础,联系党中央与人民群众,推动从严治党工作顺利开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人通过几年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认为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能够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基本组织建设标准化
1.组织设置合理。
党支部应严格按照“四同步”要求和党组织隶属关系,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等情况合理设置。通常情况下,只要是工程项目、组织、机构成立半年以上,并且组织内包含三个正式党员,都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党支部,确保我党工作能够实现全面覆盖。
2.班子选优配强。
只要是组织内有七人以上正式党员的党支部,需要根据情况设置党支部委员会。一般委员会的主要构成为三到五人,不超过七人,组成人数不能等于或者超过组织机构里面的正式党员的一般。一个完整的党支部还包含有纪检委员、组织委员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副书记。
二、基本队伍建设标准化
1.党员发展管理规范
众所周知,对于党中央而言,党员可以说是我党开展活动为机体细胞,因此在党组织运行过程中,发展党员成为了我国建设的主要内容。党支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把党员入口关,将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作为发展目标之一,高标准严要求。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注意,在发展党员过程中一定要始终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始终按照我党规章制度明确党员标准,促使党员发展工作能够均衡发展、慎重发展,有规划的有序开展。此外,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个别吸收原则、坚持入党原则,贯彻落实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理念,保障党员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除了上述要求之外,在发展党员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发展步骤,从政审到责任追究,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确保发展党员整个流程能够标准、严格的开展。从入党积极分析开展,到预备党员的接受,所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保障资料完备,有关档案管理规范。
2.动态管理到位
每年对党支部开展一次1次弱涣散党支部整顿工作,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支部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关于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要求,结合基层党支部运行情况,对其中存在的组织生活不规范、领导班子不齐等问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通过集中持续整顿,推进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切实筑牢企业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
每年开展“示范党支部”评选工作,示范党支部是基础扎实、成绩显著、堡垒作用突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党支部,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样板,在党支部建设中具有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选树“示范党支部”是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推动所属基层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要举措。
3.教育培训经常正常
想要保障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行,重点需要加强单元教育管理工作,结合实况推动从严治党工作纵深开展,不断向各基层延伸,迫切需要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党支部组织再次过程中,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管理、教育、监督党员的工作,以便能够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
①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等,引导党员读原著、悟原理,充分理解、挖掘我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义,掌握其中的马克思理论,以便能够有效增强基层党员的理论自信与政治自觉。
②将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充分结合,将党员自学与组织培训工作相融合,从工作、生活、学习等出发,可以采取在线学习培训等模式,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有关党员培训工作并不是一蹴而成的,只要坚持长期、持续的培训,才能够促使基层地区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进而推动基层党员能够对我党方针进行深入领会。
③将党员实际生活与马克思理论相结合,促使党员能够从自申情况出发,将自己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使得党员自身能够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做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4.日常管理落细落小
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隶属、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流动登记等清楚、严格、规范。党组织关系转接有登记记录,每名转入党员均编入一个党支部,掌握转出党员纳入基层党组织管理的情况。党员工作调动时,教育督促党员按照规定及时转移组织关系,与党员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掌握党员去向,并建立登记台账。
5.激励关怀帮扶到位
在有关激励关怀帮扶到位工作当中,有党支部人员一定要全面了解党员实际情况,实时开展思想沟通工作,增强彼此的理解。其次,在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结合党员实际需求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党员。最后,需要经常与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进行联系,了解其个体需求,最后要根据实况适时开展表彰活动,表扬在基层党组织活动中的优秀党员,树立榜样,促使激励关怀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三、组织活动标准化
根据党组织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想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工作,需要对党组织活动严格规定,促使党员思想能够达到统一,最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无论党员的身份是什么、担任什么角色,都不能存在个体游离在党组织之外的现象,更不能直接凌驾在组织之上。党员自身职能不论高低,都需要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职位越高的领导越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党组织生活。针对党员组生活中存在的不足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便能够有效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政治性。
当前在我国基层地区,常见的党支部生活有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以及主题党日等。
1.有关三会一课制度,是我国基层党支部运行过程中应该长期坚持的制度,也是当前基层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不断健全党组织生活的重要措施。该制度经过我党长期的实践证明,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定期开展党组小会、党员大会等会议,贯彻落实我党思想方阵,保障党员能够深入领会我党重要思想。
2.组织生活会指代的是基层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以总结经验、交流思想为目的,开展自我批评的一种会议。通常情况下组织会议都是以党组织小组、党员大会等形式召开。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注意,组织生活会至少要每年召开一次,通常会将其安排在每年的第四个季度作为总结大会召开,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基层党员以及领导干部在此会议上没有任何职位高低之分,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考。在开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组织生活会主体,在会议上认真谈心谈话、查明问题,以便能够结合实情明确自身整改方向,有序落实整改内容。
3.主题党日是指党组织和党员利用专门时间、围绕既定主题开展活动的制度。主题党日一般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可与“三会一课”结合,党支部人数较多的,可以分党小组进行。
4.谈心谈话是党内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解决矛盾、增进团结,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奠定良好基础。党组织在此过程中要有效落实谈心谈话工作,无论是领导层之间还是领导层与党员之间,每年谈话次数不能少于一次,领导干部要率先谈、带头谈,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勇于真面自身不足,接受彼此提出的意见。
5.在党组织运行过程中,请示报告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规范我党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我党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基于此,要对请示报告工作引起重视。具体指代的是在日常工作中,下级党组织需要向上级汇报工作,针对重大事项进行请示等。党组织领导干部根据请示汇报内容的重要程度,对其进行研究处理。
四、基本制度建设标准化
1.民主议事机制健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畅通党员参与讨论党内事务的途径,拓宽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机关党组织履行监督职能到位。
2.党务公开制度健全: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推进党务公开是我们党“四个自信”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宣示党的意志和主张,有利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人人参与党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宣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组织职工群众形成最大的同心圆和凝聚力。
3.联系点制度健全: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可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等方式,全面掌握联系点党建工作动态;每年至少要到联系点上一次党课,及时宣贯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两级集团公司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并解疑释惑,帮助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针对问题,帮助联系点找差距、理思路,指导联系点找准突破口,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基本保障建设标准化。
党支部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党支部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要不断夯实基础保障,为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1.党务工作者配齐配强。加强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是做好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单位要根据单位职工总数、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灵活设置党建工作机构,配备相应党务工作人员,确保党支部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2.经费保障落实到位。经费保障,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好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确保党建工作能正常开展。各支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重要事项、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工作安排,编制党支部工作经费预算,并按照规定履行党支部工作经费使用、审批、报销程序。阵地保障,党支部阵地是党支部工作的基础性设施,是对党员进行组织生活,开展教育、培训、管理、服务的场所。党支部要结合实际,按照“外树形象、内促工作”的工作思路,建设必要的活动场所。
3.基础台账完备规范。党支部应按照真实、准确、齐全、及时的原则,做好工作资料的整理归档,以及台账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工作台账是党支部工作质量最直接的体现。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