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张艳秋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在项目数量上也不断增多。
        开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伴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在项目数量上也不断增多。科学的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随着建筑市场规范化、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工程造价风险也随之增加。但现阶段我国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企业对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较为淡薄,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的管理水平也相对落后。所以,企业必须努力提升自身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能力,以便对风险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从而推动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存在问题;风险分析;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决策者进行科学化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可以通过风险评价解决决策方案如何制定、工程项目巨大金额资金如何运用的问题。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有助于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决策方案的选择,这样就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的具体化与专业化,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更好的评价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对于设计者而言,风险管理可以促使其更加践化与科学化,所以风险管理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管理的科学化。
        1.2风险管理能预防和减少意外损失
        风险存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因此,风险管理也就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更好的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的意外损失。它可以通过最低的费用投入将潜在的重大损失转移,也可以通过提留自保基金或者是经过精确预算来降低工程成本,使建筑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直接增加。
        1.3风险管理能有效的遏制项目投资膨胀
        对于建筑工程投资膨胀问题的遏制,风险管理可以以此平衡社会经济的通货膨胀。建筑工程造价的最大化是投资者追求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一味比速度,争投资,所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不断膨胀,工程造价不断提高,还导致发生频繁的事故,给国家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2.1人为因素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个行业,其主要的作用是为人民服务,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主体是人,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影响因素中最基础的就是人为因素。在进行工程造价的分析和工程的立项、考察、分析和讨论时,由于参与其中的人自身学识、性格、经验、经历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具体活动和程序时,个人的意志和要求也就不尽相同,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项目和活动的实施出现问题,从而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方案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2.2技术因素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国家近几年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调控和管理,其自身受到国家的建筑行业发展的法规以及信贷政策的影响,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的相关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工程造价的管理也不专业,导致了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很多的技术人员对于相关的技术操作不够熟练,不能正确和熟练的将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与经济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会导致一定的技术事故的发生,加上相关的经验比较匮乏,使得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选择出最佳的技术方案,这些直接对工程的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2.3企业内部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企业的内部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标阶段工程造价人员对于工程的招标文件没有进行足够的了解,使得工程的造价清单出现失误,或者施工的单位对于工程的造价审计和定额不够科学、完善,使得工程的造价预测并不准确;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方面,工程的造价人员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对合同进行深入的分析,使得合同中的相关责任并不明确,在法律层面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执行时也出现问题,或者合同的双方在市场上的地位并不平等,施工企业在谈判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使得合同中的风险被更多的转移到了施工企业,给企业的工程造价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建筑企业对于施工的人员没有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详细的工作内容的解释,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准确的实行,公司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对工程的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没有建立专门的工程造价监管部门。
        三、预防工程造价风险的措施
        3.1造价风险管理体制的科学设置
        首先要根据系统内部部门划分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由专属部门负责风险管理中涉及的招投标、项目施工、合同签订、建筑规划设计、勘察和竣工验收等,并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确定风险的种类、潜在损失因素和损失的大小,然后制定预防措施,提出保护方案,在风险发生时负责索赔事项的各项工作,包括协议的签订和索赔谈判等,同时要积极的协调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外部机构的沟通渠道畅通,制定分散或转移风险的方案,确保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
        3.2预防工程造价中的风险分配
        工程项目的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施工成本要根据不同工程造价的原则以及相关的规定要求,针对当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详细的分类。针对工程造价控制阶段的危险因素,要提供一个科学而合理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才能够根据客观因素以及现实条件产生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收集信息,为风险管理以及项目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合理的分配工程造价的风险。
        3.3加强施工阶段的管理
        针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项目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当出现风险存在的因素可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针对施工的进度以及严格的标准,具有明确的管理制度,避免模糊不清的条文。同时针对合同上的实质性的条款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握,一旦出现市场价格变动,可以根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于项目工程的风险控制。还可以积极的进行责任意识强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强化双方的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同时,针对工程出现的应急事件,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突发的状况时,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突发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尤其是造成的经济损失,避免造成更大的事故。
        3.强化合同管理控制风险,实行项目责任制管理。在合同签订过程中要认真审核合同中的内容,包括权利与义务的执行、造价、工期等要求,确定合同内容执行时不会发生意外风险,合同签订后,按照合同内容逐项对照,确保本企业的所有行为都符合合同条款时,根据合同条款向建设单位提出正常的管理需求,然后分解实施责任人划分,实施严格的激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跟建设单位沟通协调,控制各种可能的风险。
        3.4进行合理的风险规避
        进行风险规避的要求是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合理的分析,从而避免风险的产生。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受到人为的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要提高企业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重视整个项目的完成。同时在每一个工程项目中需要指定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合理化的制度管理能够保障工程项目的开展,有效的避免工程造成产生的风险。,预防风险是对当前还未发生的风险进行合理的预防,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将其风险的发生几率降低,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其工程有效的开展,提升其工程的安全等级,但相对来说,其预防并不是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至零,而是将其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利用当前有效的措施,对现阶段的风险损失进行操控,保证工程有效的开展。
        四、结语
        综上,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对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加强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整个工程的风险进行控制,还能有效减少企业的不必要看开支,还能保证国家的相关资金投入合理的使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瑞虹.谈代建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风险点的控制[J].广东建材,2019,28(4).
        [2]王鑫淼,任国利.论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资讯,2018,13(5):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