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时间。尤其是当下国民经济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建筑的质量已经成了当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保障,想要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就必须从经济效益、施工效率入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技术,存在着诸多优势,本文将简述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结构类型,并且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1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其显著地优势,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多的应用。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暴露的问题,比如材料浪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均得到有效解决。然而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够提升其技术水平。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首先,可合理完善建筑格局。在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于建筑施工工程中,不仅有助于解决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预先设计与应用实施不匹配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建筑材料的使用空间,并借助组合墙体施工方法,使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得到灵活应用,更好地满足布置建筑格局的需求。其次,有助于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节能与环保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两大功效,该技术通过进一步缩短集成、组装流程,大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实际使用数量和建筑内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尤其是在墙壁、地板等建筑结构中应用新型保温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程度,还能提升建筑材料的实际利用效率。在建筑内外墙上应用绿色环保材料,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内外墙材料以及提高墙体颜色的持久性,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会有效减少建筑设计、建筑建设所需要的时间,降低施工建设的难度,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现场,组装预制构建可与其他施工项目同步进行,或者预先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
3 建筑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运用策略
3.1 剪力墙的预制施工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其中每个预制构件是否连接稳定,是施工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内外剪力墙是建筑中用来抗震、抗风的重要墙体,所以,其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进行预制剪力墙的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提前将水泥浆灌注工作完成,保证下层楼板可以完整地嵌入预制板的螺栓孔内,这样不仅能连接效果进行强化,同时还可展示其整体性的特点;二、在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的连接螺栓,需要置于结构中心位置,这样才能体现剪力墙的稳定性,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三、在剪力墙的施工工程中,要注意每一个构件之间的连接都是非常紧密的,这样才能保证内剪力墙在最后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必要时,还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对墙体加固,以此提高内剪力墙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3.2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在使用预制叠合板安装技术对住宅建筑进行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叠合板与作业层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叠合板需要与作业层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方可进行施工,在叠合板安装时,也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以及设计图纸确定叠合板安装的朝向,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不断调节叠合板,确保叠合板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朝向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另外,如若预制叠合板为双层结构,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到支架的设置,一般来说,双层结构的叠合板需要提前布置双层支架进行施工,在上半部分的叠合板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完成浇筑作业后,则需要定期为混凝土进行养护作业,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直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左右时,方可进行支架的拆解工作。
3.3 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而言窗体是必不可少的结构件,因此预制窗体施工技术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显得尤其重要。进行预制窗体施工时同样需要在合理的位置上预留对应的螺栓,螺栓位置的设置必须确保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以保障窗体装配安装的稳定性。对预制窗体进行拼接和装配时,务必对其方向进行准确调整,将窗体上预留的螺栓准确的调整到墙体的孔洞中,使之匹配。
4 预制装配式建筑建设注意事项
4.1 预制构件施工环节注意事项
在施工初期,需要严格选择施工构件,在采购以及制作施工构件时,需要根据我国的相关要求以及行业标准展开相应的工作,并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质量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预制构件制造材料,在保障构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制作预制构件时,则需要时刻考虑到后续施工中需要进行的各项施工操作以及施工环节,将后续施工中需要的预留、预埋等问题都考虑到预制构件的制造当中。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模板强度以及平面度等参数,并且要保障各项参数的误差能够控制在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行业标准范围以内,以此保障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4.2 强化过程管理和进度审核工作
虽然我国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因此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是非常完善,很多地方无法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基于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结合市场以及自身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实践过程中严格执行。在过程管理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两个重点内容,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过快必然会影响施工质量,而施工进度过慢则会增加施工成本。所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推进施工进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
5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其在建筑工程中所突显出来的优势,是以往建筑施工技术难以比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的知道,装配式施工技术也有它不可忽视的缺点。因此,我们在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时候,应该重视其合理性,以此来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使得建筑项目可以在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从而满足当前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乌云毕力格,张全卫.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1-53.
[2] 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42-244.
[3] 袁磊,李文斌.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01):244.
[4] 刘园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1):218.
[5] 刘婷.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