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过湿土情况,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过湿土路基的处理方案,将该类问题合理解决。文章对市政道路过湿土路基施工问题进行总结,论述了市政道路过湿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道路;过湿土;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得到了大力发展,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市政道路施工中,路基的施工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遇到雨季,路基的填料很容易遇到湿土,但过湿土的使用对道路路基施工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需要对过湿土做一些特殊处理,才能确保施工的质量。以下首选是对过湿土的特点做了分析,只有了解了过湿土的性能,才能更好的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解决过湿土在道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过湿土概述
①过湿土基本概念。在我国过湿土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是一种具有极大粘性、含有大量水分的天然土壤。在道路施工中遇到的过失土多指高液限粘土,在道路施工中其稠度(WC)小于一定的值之后需要运用一定的处理技术才能使土壤达到压实度规定。北方降水少比较干旱出现过湿土的几率较小。南方雨水充足雨季时间长在路基施工中遇见过失土的纪律较多。在河流湖泊经过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几率碰到过湿土。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遇到过湿土一定要谨慎处理,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②过湿土基本特点。过湿土的组成物质含有一定量的膨胀性矿物质,这就导致了土壤具有极强的亲水性、该土壤持水性强,透水性差。在实际的施工中很难将土壤晒干,该种土壤晒干后就极强的硬度在施工操作中不易粉碎。在施工操作中不能通过机械将过湿土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当压路机操作之后土壤会出现“弹簧”现象,施工过的土地会发生反弹。大部分路基的土壤的密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即使到达标准也不可能保持长期定型的状态。在道路的使用中一旦环境或气候发生改变,道路的状况也将发生改变。
2市政道路过湿土路基施工处理方法
2.1掺生石灰处理方法
掺生石灰处理措施在过湿土地基维护上比较常见,相比之下,该种方式的处理措施不会消耗过多成本。该项处理措施的原理如下:使石灰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对过湿土中的水分进行吸收,促使过湿土含水量始终处于合理状态下,实现土壤的干燥和加固。在应用掺生石灰处理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掺生石灰操作一般在晴天状态下进行,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生石灰会与雨水先发生反应,无法保证过湿土中的水分得到有效处理,最终取得的干燥和加固效果会较为有限。第二,应强化对生石灰的保护力度。市政道路的建设里程较长,应用的生石灰材料数量较大,再加上生石灰自身活性强,如果长期堆积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产生化学反应。如果将生石灰应用到施工操作上,效果会大幅下降。因此,各个施工单位应对生石灰材料进行保护,将塑料薄膜覆盖在生石灰材料表面,降低化学反应问题的出现概率。第三,做好生石灰筛选工作。技术人员应强化对生石灰材料管理力度,筛选出与标准要求相符的生石灰材料,避免由于生石灰消解不充分带来的影响,强化土壤干燥加固处理成效。
2.2填筑处理方法
在进行路堤分层的填筑时,要保证松铺厚度在30cm的范围以内,在进行下一层的铺土之前,都要对土进行翻晒和粉碎,满足规定的压实度。当平地机将土整平后,碾压才可以开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每层土都要进行整平工作,使得密实度有所均匀。如果遇到气温比较高的情况,过湿土所含的水分会降低很多,而且可以不必加入外加剂,如石灰等物质,只要采用重型铧犁将土翻松,经过重型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使填土碾压密室,达到要求即可。
2.3土壤固化处理方法
在过湿土施工过程中,土壤固化处理作为常见的措施,通常情况下通过土壤固化剂对过湿土进行固化。当前这种处理方式方便快捷,同时还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过湿土土质。通过采用土壤固化处理措施,极大的增强了过湿土的强度。并且有助于保证过湿土路基坚固程度得到提升,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年限。土壤固化方法在过湿土处理中的应用,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其一,科学合理的选择固化剂,确保选择的固化剂具有较强的凝固力,才能够从根本上起到凝固的作用,将过湿土颗粒凝固起来。其中,电离子固化剂与水玻璃固化剂都是最佳选择,并且凝固效果最佳。其二,在土壤固化添加过程中,需要在过湿土路基上均匀的撒固化剂,同时也有助于其均匀的渗透到土壤中。当固化剂添加在土壤中后,需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曝晒4—5天左右,促使土壤全部固化凝结。虽然土壤固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当使用土壤固化对过湿土进行处理时,需要添加大量的固化剂,而固化剂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致使土壤固化处理是一项高成本处理措施。
3提高市政道路过湿土路基施工处理措施
3.1强化市政道路路基建设力度
实际过湿土施工操作的执行,工作人员需要将重点放在路基建设上,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过湿土处理上,应呈现良好的加固效果,具体路段上,应保证较厚的填土,做到土层的逐层夯实。对每层填土厚度,需要控制在施工最佳范围内,具体数值约为0.16m。在前三层施工上需要尤为注意,每一层可以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比例大约为5%,施工前应进行填土充分搅拌。土层的最后两层应加入10%左右的生石灰,在该种施工方式的作用下,能够保证路基强度不受任何影响,提升路基质量,降低具体问题的出现概率。
3.2强化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基防水工作
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遇到雨季将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对过湿土地进行过施工之后一定要及时做好抢压工作,及时做好排水措施。用上层土严密的封住下层土,做好路基建设的边坡防护工作,盖好防雨布,挖好应急的排水沟槽。运用防雨布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些没有防雨布防护的路段需要进行拖拉机单向耕翻,通过拖拉机的翻耕可以将土壤翻耕成为大块土。经过翻耕的土壤有充足的间隙,空气的流通力度较强,水分会随着间隙的流失,土壤的持水度会相对下降,通过这种方法使土壤的含水量降低。再次运用拖拉机对土壤进行旋,粉碎大块的土块,使碎土块可以密集均匀的覆盖与地表,这样操作之后含水量就会变得均匀,便于进一步对土壤进行压实工作。已经建设成功的路段也要重视道路的防雨覆盖工作,将防雨布完整全面的覆盖防止雨水的渗入。天气晴好之后将防雨布揭开,对于一些渗水严重的地方进行开挖再施工工作,加强填入土层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过湿土路基施工分析可知,高温、晴朗的时间段不掺灰是当前作为成熟的处理方式。尤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过湿土进行场外翻晒处理,确保后续上路段能够节约石灰。当过湿土施工处于阴雨天气、或者低温的条件下,需要采用掺灰的措施,同时要严格控制掺灰量,然后在将筛选出来的石灰投入到施工路段,不但能够降低过湿土的含水量,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路基的强度。通过采取以上处理措施,成功的解决过湿土存在的弊端,为加快工程进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了市政工程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梅如锋.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处理探讨[J].科技风,2013,02(37):169.
[2]吴铭.论过湿土处理技术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2(15):104-105.
[3]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22):372.
[4]王玉杰.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35):149.
[5]戴红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3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