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昂毛
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小学1-6年级的科学教育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能够让科学教育更加完善,更好地促进科学教育的开展,提升科学教育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小学教育的科学性。
关键词:小学; 科学教育; 核心素养能力; 培养策略;
1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1.1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的科学教育源于生活,注重实用技术,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除四大发明、天文历法之外,在数学、物理、医药、地理、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古代没有独立系统的科学课程,近代中国通过学习西方办学体系和课程分类,才得以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课程。
小学课程的命名经过多次变换,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的发展变化,2001年初,国家教育部开始组织编写新的《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名称由《自然》变更为现在的《科学》。这一变更将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的原教学内容前所未有地向整个自然科学领域扩宽,同时也将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等内容一并包含进来。科学课程在结构内容上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国家的重视和长远发展战略,体现了促进全民科学素养的良好愿景。
1.2小学科学教育特点
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形成了一些特点: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寻找答案,教师给学生提供理解学科结构的机会,以探究作为科学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拓宽理解环境的视野,并通过科学教育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
小学课程经过改革和发展,小学科学教育具备了三大特点。第一,小学科学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第二,小学科学教育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第三,小学科学教育更强调对学生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2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重视科学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首先应当及时地转变教学理念,一改之前对于科学学科的轻视态度,正视科学学科开展的重要性,明确学科教育的初衷,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开展。教师需要在重视科学课的基础上,带动学生对于科学学科的积极性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真正明白到小学科学课程的授课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科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科学教师,在招聘方面,学校方面应当将科学学科摆在和语文、数学、英语齐平的地位,招聘相关的教师,对教师人选的专业性有所检验,摒弃原有的招聘策略,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重视科学教育,必然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成长和提高保驾护航,既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又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内容。这样一来,在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学生才能够逐渐对科学学科的学习有所重视,产生兴趣。
2.2提高教师水平,改善教学方法
面对一些现有的教师团体和队伍,学校应当着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当前现有的教学方法,采用较为先进和有效的教学原则和理念,对教师团体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发放情况结合其中,针对教师的表现成果,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惩,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促进教师团体采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入培训活动中来。此外,要根据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更为科学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群体进行培训和知识加强,让教师更加明确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采取教育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提高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改善教育方法,往往能够更好地带动全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完善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完善是保障科学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科学教育中,实验课程应当占据一定的比重,以此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具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建设工作中,加大对科学学科的拨款力度,改善科学学科实验设备稀缺陈旧等现状,学校方面也应当对科学实验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修复,重视对科学用品的保存。同时,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有一个专业的场合和地点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增强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学生进行多项实验研究和探索,同时需要有教师进行陪同和帮助。教师在科学实验课程中,应当详细地对每一位学生说明每一件实验设备、器材、物品的用途及危险性,反复强调安全事项,一切需在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有效的开展。
2.4科学布置课后任务,增强动手能力
在布置课后任务和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当注意灵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书面知识与实践研究有效结合,二者相辅相成,有效加深学生记忆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动手操作,真实地感受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在布置课后任务环节,教师应当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课下更多地对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跳出书本的限制,把一部分做作业的精力用到加强自身能力和综合水平方面上来,安排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教学知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空间和时间上的自由,促进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想象力发展和个性化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育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科学教育下培养小学的核心素养能力,能够让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科学教育下开展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长期付出,可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具备关键的核心素养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小宇.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9):18.
[2]?刘国.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4):154.
[3]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项目组.《科学课程标准》与现行《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及其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