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君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给学生讲述理论方面的知识,还需要重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不但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能深入理解声乐作品隐藏的情感和创作思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想要做好审美教育必须及时地补充新的内容,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并从审美能力培养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特点和审美教育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将审美教育融入进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将声乐教学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在此,本文立足于开展审美教育的意义,浅议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1.1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本身便是创造和表达美的一种形式,每首歌曲都包含了制作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能够帮助人们净化心灵,这也要求在进行高校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认识到审美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在声乐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美的创造。所以,进行高校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审美教育的渗透[1]。
1.2能够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
声乐学习具有明显的娱乐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技能性、知识性、感悟性以及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声乐学习难度比较大,并且很多家长和教师不够重视声乐教学,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失去了对声乐学习的兴趣,若是在声乐教学中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声乐中蕴含的音乐美,从而将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1.3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进行高校声乐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了解经典曲目,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对学生的作品学习和作品理解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做到这点,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2高校声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渗透的策略分析
2.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审美意识
目前,在国内各大院校任职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各大音乐院校,从个人专业水平来说,他们大多是从千万考生中择优录取的优秀人才,大都具备较强的演唱实力。然而教师本身只具有较高的演唱水平远远不够,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一大主体,其首要任务是培养大量的优秀声乐人才,通过自己的讲授以及演示让学生掌握声乐艺术、学会舞台表演,能够唱出美妙的声音,能够感受到舞台的魅力。而要实现这一要求,仅仅拥有高级的演唱水平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身的突破、提升声乐水平、增强审美意识。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声音练习。
2.2注乐器应用,培养欣赏能力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离不开乐器的伴奏。
为了促进声乐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教师可以以丰富学生对乐器的认识作为教学切入点,使学生获取相应的乐理知识、感受不同的音色特点,从而掌握相应的演唱技巧,使他们在知识积累、乐曲赏析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实现教学熏陶,使学生提高艺术品位,形成欣赏音乐的意识。这不仅是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使声乐课堂更具有新意,使乐器演奏与演唱相融合,助力学生的个性学习与发展。例如:在《红豆词》的教学中,教师可分别播放钢琴、古筝伴奏,使学生先进行乐曲的欣赏。在师生探讨后,让学生跟随乐器伴奏,进行演唱,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之间的对抗作用[1]。在审美教育中,让学生注意声乐演唱中的气息,让其体会在不同乐器的伴奏下演唱者情绪的变化。通过乐器伴奏,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感受头腔共鸣。
2.3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习感受
在高校艺术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丰富的声乐学习感受,让其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为此,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文艺汇演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表演的平台,让他们积累舞台表演经验。例如:可结合校庆、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鼓励艺术专业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编排相应的表演节目。应使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多渠道了解相关节日的文化、代表性元素等。在促进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地拓宽自身的艺术视野,获取有益的声乐知识。在音乐表演中,可为学生准备相应的服装、配饰等,使审美教育得到全方位的渗透。通过灵活教学、多样引导,让学生具有强烈的表现欲,用高标准要求自我,精心准备节目,提升自身审美。通过实践经验的积攒,使声乐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与演唱水平。
2.4做好情感教学,给学生更多情感方面的体验
高校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需要重视学生演唱技巧的掌握和演唱能力的提高,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情感,只有这样学生表演的时候,演唱的歌曲才会更有感染力。教师在声乐教学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本身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联想,这样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若是演唱者进行歌曲演唱的时候,整个歌曲比较欢快,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开心的事情,若是歌曲比较悠扬平静,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山林中,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够得到提高,学生在演唱的时候,也能够选择更加合适的技巧。若是学生声乐演唱的时候,能够将情感更好地投入进去,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也更好地感受到声乐本身所具备的魅力。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更新,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艺术知识,推动声乐教育更好地进行。
结束语
在高校声乐教学的时候,将审美教育渗透进去,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和综合素质提高都非常重要。而想要更好地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声乐教学中去,教师必须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各种乐器,鼓励学生参与到声乐实践中去,重视情感体验的融入,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雨心.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1):172-173.
[2]闫庆宾.视听审美教学方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0):215-216.
[3]郑蕴.高校声乐教学渗透审美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114-117.
[4]朱慧敏.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灌输探讨[J].大观(论坛),2019(02):138-139.
[5]莫飞.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J].牡丹,2019(05):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