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吟诵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曹玉平 张一诺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吟诵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吟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规范语言、巩固识字、培养语感、帮助学生对传统知识所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曹玉平  张一诺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区县城关四小,河南省南阳市47465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吟诵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吟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规范语言、巩固识字、培养语感、帮助学生对传统知识所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小学阶段的吟诵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让学生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学习语文。本文研究首先探讨了"吟诵"教学的方法与涵义,回顾了吟诵教学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关于吟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低年级;吟诵教学;含义与策略
        小学阶段的吟诵教学,主要围绕诗词歌赋展开,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所学生认识的字数限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关于低年级的吟诵教学主要用于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通过吟诵的学习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感受传统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于低年级的吟诵教学探究将从吟诵教学的涵义,吟诵教学的发展历程,关于吟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吟诵教学的涵义
        吟诵与朗诵常常在教学之中被混淆,对于吟诵的要求是要求吟诵者有曲调有节奏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朗诵要求朗诵者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吟诵的诵与朗诵的诵是不同的。吟诵的诵,是遵循传统文化的定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朗诵是从西方传入的一个新概念,在中国的发展还不足百年的历史。从当今对于吟诵的研究来看,吟诵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从广义上来看,吟诵当指现在世上所有语言中的吟诵现象。并不独属于汉语所有。从狭义上来看,吟诵是指各民族对于汉语中古典诗词文赋的吟诵。吟诵相对于其他的学习方法而言,高效且有趣,吟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得牢,而且对学生理解古典诗词文赋也有很大帮助[1]。
        吟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吟诵的诗篇作品中传承者中国民族传统的文人品格,其正直、高尚的情操,关注民族、忠心报国,为人民生计,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都可以通过吟诵再现。有利于学生学习,产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当然,吟诵有利于健身。因此日本在吟诵方面也有较长久的研究与发展。吟诵的学术研究价值不可忽视。它集音乐语言与诗歌于一身,可以揭示诗歌和音乐对语言发展的关系与作用。
二、吟诵教学的发展历程
        传说自有诗歌以来,乐也因运而生,直到今天,还有诗乐同源一说。在周代,诗歌吟诵是古代学习的必修课程。诗三百皆可入乐。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体现了我国音乐的最早呈现形式吟诵的繁荣发展。吟诵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古典诗词的“吟诵”应该盛行于隋唐之时,燕乐发展了吟诵的形式。当时上至天子下至文士,从宫廷至乡野,吟诗作赋蔚然成风,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诗人与流芳百世的作品。当时,将诗与乐结合,并不将诗与乐分开研究。当诗乐不分家的时候,诗是吟,乐也是吟。在古代信息滞后的情况下,吟诵的发展也会受到地域、师承、方言、审美情趣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流派与传承。这就是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吟诵被看作是中国戏曲的前身。

在那个时候,人人皆爱吟诵,皆会吟诵,是全民学习诗词的交流方式。但是,吟诵也在一个时期衰落了下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了语言使文化得到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新思想和新的文化知识,然后在那一时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收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激进的人认为吟诵就是文化的落后,因此在那一时期吟诵曾一度被认为是思想落后的人会做的事情。但随着时代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吟诵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还能更近距离的对古典诗词有更深的文化体验,吟诵因此又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2]。
三、吟诵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一)根据曲调,由曲调引入意境
        吟诵区别于朗诵不同之处有三处,曲调,效果与作用。吟诵是有曲调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吟诵的曲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己先掌握诗词中的曲调,然后为学生们做示范,通过多遍的吟诵和反复教学,引导学生吟诵出正确的曲调。吟诵教学的优势在于在教师吟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曲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吟诵的感染力,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进行吟诵。现有比较广为流传的三种方式有传统吟诵、现代吟诵、自成曲调等。
(二)掌握规律,进行教学
        在吟诵教学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对原诗歌进行模仿吟诵的曲调,然后再模仿吟诵的过程之中,感受其中情感的表达,并且挖掘吟诵的规律。在一些题材相近的诗歌中,吟诵的规律是大致相同的,比如说有些诗歌就是回环往复的。一些诗歌的吟诵曲,都是比较简单的,有些诗歌每句都是一个调回环往复。再比如说相隔间距的诗歌都是一个调。根据诗中意象发音的不同。对诗歌进行不同读音高低起伏的处理,或者拉长声腔,从而形成简单的曲调,当然在吟诵课程教学之后,自然就会形成一般规律。
        对于吟诵的教学课程和要求,在低年级学生基本掌握吟诵的曲调之后,教师通过声音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意境之中,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结合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诗歌本身的曲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诗歌之中的意境和情感。当学生们用高低起伏或者低回婉转的曲调吟诵时。作者在作品之中所表达的情感也会逐渐带学生们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情操和思想[3]。
(三)字音字词,重点把控
        对字词的掌握属于重点教学内容。通过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词发音的同时,也能够练习学生的普通话发音。吟诵的音节,是优美的,是情绪饱满的,是以一种圆润的腔调给人以美的享受。把握节奏,培养学生的语音语感,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节奏能够显示出诗歌之中的沉郁顿挫,有关节奏的停顿和延长,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语气的变化,也能够表达作者不同的情绪和内涵。
        总而言之,吟诵教学可以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的古诗歌词都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并且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记忆和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也应该掌握不同的吟诵教学技巧,帮助学生们更好的通过吟诵对古诗词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姚蓉,王天觉.  谈谈大学课堂上的吟诵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20.21(003)
[2]李冬梅,何秀梅,贺国雨.中小学古诗吟诵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20.11(03)7-11
[3]李艳,柴玉红. 语文教学心理学指引下的中学生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0.06(25)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