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写人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魏婕
[导读]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形象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魏婕
        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形象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记叙文写作是留学生接触到的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文体。本文围绕写人的记叙文,按照人物外貌、人物动作、人物语言、人物心理四个方面,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为对外汉语记叙文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对外汉语写作;写人记叙文;教学设计
        
        一、人物外貌描写的教学设计
        写作任务:看图描写人物外貌。
        任务目标:掌握描写人物外貌的相关词句和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
        写作前期:教师展示不同人物的图片,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进行外貌描写。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做以下事情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给出相关例文;带领学生练习外貌描写的相关词句。教师的教学活动可如下进行:
        *热身活动: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并写下。
        *语言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人物外貌的词句:
        弯弯/细细的眉毛:她弯弯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浓眉大眼:那个小男孩儿浓眉大眼,特别惹人喜爱。
        高高的鼻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例文阅读:教师在PPT上展示例文让学生齐读或教师朗读。
        写作期:这是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时期,教师要求学生在前期例文和语言形式的学习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这一时期,教师应该做的是监督并指导学生。
        分组讨论和汇报期:在写作任务规定时间结束后,教师按照选择图片的序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选择相同图片人物的学生为一组。组内成员互相交换写作内容,相互修改,把认为有问题的词句勾画出来,最后,每组派一个成员汇报其任务完成的情况。
        评价和巩固期:教师根据小组成员汇报情况,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并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短板,设计相应的任务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任务练习设计如下:
        *猜猜我是谁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一些外貌特征进行描述,让学生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位同学。
        *名人外貌描述:教师展示一些有名的人物(如:姚明、成龙等)让学生描述其外貌特征,并写下来。
        
        二、人物动作描写的教学设计
        写作任务:观看短视频描写人物动作。
        任务目标:掌握人物动作的相关词汇并写出流利通顺的作文。
        写作前期: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中的人物动作,并按要求写作。
        *热身活动:教师做示范。老师按照备课内容自己做一系列的动作后,展示描写自己动作的作文片段给学生看。
        *语言形式:使用恰当的动词,较复杂的动作要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使用一连串动词。
        老师轻轻地推开门,转身把门关上,笑眯眯地走到讲台前,严肃地向大家环视一周,把书本放在讲台桌上。
        写作期:教师布置动作描写的练习,监督并指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
        分组讨论和汇报期:让学生自由分组,同组学生进行组内优秀作文评选,朗读优秀作文,让其他同学判断是否符合视频中的人物动作。
        评价和巩固期:教师评选出最符合视频人物动作的作文,并做鼓励。然后根据部分问题再次进行任务活动,巩固知识点。任务如下:
        *动作演示:按照课前准备的描写人物动作的作文片段,请几位同学上台,把人物动作表演出来,并要求其他同学口头描述。随后让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动作片段写成作文,下次课交给老师。
        
        三、人物语言描写的教学设计
        写作任务:写出符合不同人物的语言内容。
        任务目标:掌握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写出符合人物形象的语言内容。
        写作前期:教师布置任务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内容。
        *热身活动:教师播放不同人物对话的一个视频,让学生思考视频中的人物语言有何不同。结束后,教师总结出:不同人物的语言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因此在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的语言。
        *语言形式:记叙文人物的语言描写应该使用直接引用的语言形式,教师在这一环节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一用法。教师可展示两段不同的文字带领学生一起学习。

如:
        ①莉莎向她的朋友借相机,朋友告诉她相机坏了,莉莎很失望。朋友说她来得不巧,相机是昨天才拿去修的。莉莎说没关系,等修好了她再来借。朋友说等修好了他送去给莉莎。
        ②莉莎向她的朋友借相机,朋友说:“对不起,我的相机坏了。”
        莉莎很失望:“啊,这……”
        “唉,你来得太不巧了,我的相机昨天才拿去修的呢。”她的朋友说。
        莉莎说:“没关系,那等修好了,我再来借吧!”
        朋友说:“等修好了,我送去给你吧!”
        写作期:让学生用语言描写的方式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先不要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写完后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写的人物是什么身份。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教师监督指导。
        分组讨论和汇报期:分组进行作文讨论和修改。让每组派一个同学朗读一篇文章,然后让其他组的同学谈谈所写人物的语言是否符合其身份、性格等。
        评价和巩固期:教师对全班写作情况做出评价,并再设计一个任务来巩固所学内容。
        *情境练习:班上有一位同学用脏水把教室的墙壁弄脏了,大家纷纷议论,是否该告诉老师。针对这一情境,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编写对话。
        诚实的人说:“……”
        不诚实的人说:“……”
        恶作剧的人说:“……”
        幸灾乐祸的人说:“……”
        
        四、人物心理描写的教学设计
        写作任务:学会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任务目标:掌握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基本方法。
        写作前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内容。
        *热身活动:教师表演不同的情绪状态,让学生猜老师的心理活动是什么。
        *语言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句。如:
        喜欢、兴奋、开心、快乐、喜悦、兴致勃勃、心花怒放、兴高采烈;
        惭愧、失望、悲伤、悲痛、哀愁、悲痛欲绝、忧虑、郁闷、惊慌。
        让学生根据以上词句,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口头叙述自己最近的心理活动状态。
        *展示例文:教师朗读例文,然后让学生把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句勾画下来。
        写作期: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教师监督指导。
        分组讨论和汇报期:小组成员互相交换作文并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找出对方同学文中表示心理活动的语言形式。
        评价和巩固期:教师对全班同学的情况做一个总结,并表扬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得好的同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设计任务进行知识点巩固。
        *根据提示,完成任务: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心理描写。
        ①你一个人去外地旅行时,突然生病了。你孤单地躺在宾馆,这时候,正好妈妈打来电话问候你。这时候你的心理感受。
        ②你过生日,朋友送了你一直想买却舍不得买的礼物,你的心理感受。
        
        小结:本文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写人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明确了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新型教学法,有着与传统教学法不一样的独特优势。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当对其有一个整体的认知,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格萨茹拉.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写作教学中实践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07).
        [2]张笑难.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写作课中的应用[J].海外华文教育,2004(02).
        [3]钱思思.任务教学法在基础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6.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对外汉语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项目编号:18JK04)
        作者简介:魏婕(1982—),女,云南文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