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创作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6期   作者:刘亚南
[导读] 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决定了艺术设计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刘亚南
       13048119861002**** 056000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其学科属性决定了艺术设计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利于艺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培养适应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学科的实践教学与研究离不开具体创作。不论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初涉行业的从业者,往往面临不清楚创作过程、找不到创作方法的困境,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引。因此,研究探析艺术设计类实践作品的创作过程及方法很有必要。本文将基于笔者近年的创作实践和教学经验,从艺术设计类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创作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作品;创作过程;创作方法
引言
       中国民间艺术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民间美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同时也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灵感。相较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中国民间美术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很大不同,二者的表现形式有着明显差别,但由于都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手段促进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进步与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便需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新性的应用与渗透。
1艺术设计类作品的创作过程
       一件好的艺术设计作品记录了作者创作的全过程。从确定概念、前期调研、灵感转化、实验发展、草图和模型推演、设计制作,再到成品展示和设计反思,每一步都凝聚着创作者的探索与思考。在这样的创作流程里,每个步骤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同时也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这就是艺术设计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在实际创作中往往需要创作者交叉往复这一过程,去推敲、考究,逐步优化,直到最终完整作品的呈现。总的来说,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2灵感生成
       主题概念的确定离不开灵感。灵感来源是贯穿整个作品的主线。因此,第一步需要创作者探寻能够引起自我兴趣、引发自我思考的创意点。它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事件、一张照片、一本书、一种情绪等。灵感来源最能表达创作者的想法,也间接体现了创作者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认知力。第二步是顺着灵感进行思维发散。通常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简称BS法),其结果一般习惯用思维导图作为支持工具记录下来。主题基本确定后,第三步要做的是前期调研。从调研所选的资料性质上划分,大体有一手资料调研和二手资料调研两种。创作者可以采用观察、拍摄、录音等数据采集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亦可以通过互联网大量寻找二手资料。其中,研究其他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思考其切入点与值得借鉴的部分可以有效地帮助主题的落地。需要注意,主题需要符合实际的创作任务:主题太大,容易抓不住重点,无法引起共鸣;主题太小,容易找不到亮点,内容不够丰满。
3民间美术
       我国传统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审美性,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完善稳定且独具魅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深受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些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慢慢演变成了我国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价值。
4调研实验
       调研(Research)是艺术设计类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基础。在清晰的主题概念确定后,调研可以更好地为设计创作服务。调研可以帮助创作者了解创作中充满挑战的地方在哪里、设计中存在什么问题、设计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等。

而设计调研的目的是能有效指导设计活动开展和产生积极的结果。同时,创作者在设计调研时需要分析创作任务及需求、明确创作所处的阶段、初步确定调研将会采用的方法。调查研究所使用的流程与方法应该是系统的、有逻辑的、规划合理的。实验法(Experimentation)同样是一种研究方法。由于艺术设计类作品其实践性很强,因此采用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在两种或多种现象中获得有效的结果,对于完成创作任务有很大作用。调研资料和实验结论的整理同样十分必要,为你的资料建立一个“档案”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色彩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环境都是有据可查的,可以通过相关规律感知出来,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日常的各个方面。民间美术色彩运用通常是比较洒脱和自由的,追求随意性,将其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计作品的层次感与美感。在应用的过程中,现代艺术设计创作者要重视民间美术色彩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基于这一点来设计风格多变、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唯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设计作品的认可度,更好地体现现代设计作品的内涵以及民间美术色彩的特色。
6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自由思考法,畅谈会或集思会,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首次提出,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到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中的激发性思考方法。打破常规、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充分发表看法是该方法的特点。在艺术设计类作品的创作中使用头脑风暴法,可以达到“1+1>2”的效果。一般来说,根据具体的创作任务需要,可以采用默写式头脑风暴法、卡片智力激励法、电子头脑风暴法、德尔斐法等。头脑风暴结果的记录非常重要,东尼·博赞所提出的思维导图就是用于记录发散思维的一种较好的笔记工具。
7强调艺术的可读性
       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从可读性的视角出发,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发,充分地尊重自然,力保与大众的各方沟通,如此才能以更贴近大众生活的特质去赢得更多的喝彩,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在当下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所创造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城市品牌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城市的故事,书写着城市的传奇,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那么其存在也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设计师在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时将传统纹样应用其中,将可读性作为重要标准,坚持对特定项目区域的文化特色与功能意义进行综合性分析,从各种有效的纹样题材方向和主题意义的挖掘上实现所处空间的主题、城市区域的文化背景和自身艺术修养的结合,努力以更加简洁易懂的形式进行设计思路的表达,避免出现表述不清和表意不明的情况。这样,大众便能通过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对区域的文化、风俗等地域特征和内在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刻的认知,更好地“阅读”与感受其中的文化,促成整个公共空间的和谐,实现城市特质的展现,成为一件合格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创意艺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理解与掌握作品创作的正确思路,对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数码设计等各个专业方向创作者实践创作能力的提升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探析艺术设计类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创作方法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能够为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创新思考。
参考文献
[1]孙雯砚,郝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8,31(09):164.
[2]邬守军.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路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6):99-100.
[3]张魏.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牡丹,2018(15):100-101.
[4]卢江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8(10):51.
[5]张萱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应用[J].四川水泥,2018(05):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