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养护工程管理要点及强化路径 黄叶曼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黄叶曼
[导读]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会在道路养护中一直前行。
        身份证号码:45262219791215XXXX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也会在道路养护中一直前行。但是当前很多的养护管理部门,都比较倾向建设方面,对于养护方面并没有特别重视,这也就造成了养护机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水平都比较低。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也开始逐渐利用管理形式,对于提高道路养护效用有较大的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合理提高我国的道路养护体系,推动我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发展。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养护工程管理要点及强化路径。
        关键词:道路养护;工程管理要点;强化路径
        引言
        道路施工,主要是指企业在设计采购施工机械设备,要结合设计方案和标准去购买,对其进行购买的时候,要选择好机械设备的型号、功能和自动化程度,要对这些进行严格的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的标准,施工工作人员还要用这些机械设备,按照制定好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的需求等,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完善。道路损坏再修会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因此要在早期进行道路养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加强不同人群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实现道路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道路养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道路养护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车辆不断增多,人们对于道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在车辆的反复使用下,道路往往容易出现损坏,自然灾害的侵蚀也会让道路受到一定的损坏,损坏后重新修建道路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如果可以提前对道路进行养护,有助于避免道路路面过早出现损坏,提高道路的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资金的使用,降低道路使用成本。事实上,对于道路的养护,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古至今人们的出行和道路都分不开关系,道路养护如果有偏差,那么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养护道路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道路损坏而发生的交通事故,确保行人安全。定期开展道路养护工作,可有效掌握道路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对道路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也可以提高道路的质量[1]。
        2道路养护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养护管理模式以及体系需要完善
        当前的传统保护模式,相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而言,是比较落后的,在预防的程度上也比较低,并且相对的机制中也存在了很多不适宜的地方,经济效益也已经有明显的下降。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实施建设的时候,缺少对道路疾病进行充分的预防措施,也就是因为出现这种情况,对保护措施和设计的方案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维修的方案经不住实践的考验,也不能开展合理的预防工作等,那么自然也就没办法达到预期想要的效果了,为什么不能在最后获取想要的结果,就是因为总是等问题出现以后才会想着去解决问题。
        2.2养护设备技术落后
        相对于一些道路施工的单位而言,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就没办法及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养护措施,那么也就会导致在施工现场中一些机械设备会不定时的出现故障。还有目前经常使用的设备,如 :叉车和混凝土搅拌车等,基本都是由一些固定的供应商进行生产,一些小型的养护机械设备,也都是当地工程进行开发的,还有一些比较通用的设备也都是由这些厂家的技术、资金和人员等进行生产,所以导致生产的设备以及组件等质量不能有一个全面的保证,还有很多的产品也出现了高能耗和使用不稳定的情况等,甚至还会出现配套性能较弱等很多的问题,自然也就对道路的养护存在很多的问题[2]。
        2.3缺乏高水平的道路养护团队
        高水平的道路养护团队能够及时发现道路问题,有效解决道路中的病害,并通过运用各种施工机械做好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然而,纵观我国现阶段的道路养护情况,存在道路养护团队缺乏、道路养护人员管理意识弱、养护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道路的养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除此之外,道路养护团队管理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团队专业水平不高的关键原因。

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道路养护人员招聘时,往往只招聘低价的农民工,并且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无法发挥道路养护的真正作用。
        3 强化道路养护工程管理的路径
        3.1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
        面对当前监管力度较弱的情况,施工单位应该加强监管,不断反思,制定新的方案解决问题才能有助于道路养护的发展。施工单位在道路养护前应该先制定符合当前发展的道路养护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既要保证施工工期的顺利完成,也要保证施工质量过关,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为施工单位取得更好的口碑。在验收的时候,注重对验收人员及验收过程的监督,避免出现贿赂情况,同时要提升验收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施工结束时的顺利验收[3]。
        3.2提升道路工程养护团队水平
        道路养护工程的管理人员应积极促进道路工程养护团队的专业水平以及其综合素质。首先,施工单位或国家需要鼓励并加强社会教育机构对于道路养护方面的人才培养。其次,施工企业自身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此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化团队。
        3.3实现科学组织管理
        要想有效地提升道路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就需要对施工的管理进行不断地完善,还需要认真仔细地制备一些细致的施工组织计划,科学合理地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是项目保持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在施工的时候,要按照施工单位的安排选择一些适宜的机械设备配套的方案。还有施工的方案,合理地规划一下固定资产的一些损失,要是能够精确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更好,在机械施工管理中,也需要制定一些详细的管理制度,要奖惩分明,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同时在机械设备的操作纪律中要非常的严格,作业的相关程序也必须要十分的明确,以便操作工作人员具有特别专业的工作水平,在针对技术管理的强化过程中,还需要时刻关注经济的管理,这样也是为了让管理在制度中有一定的缓解,为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规定做出保障,再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在效率中获取一定的提升,在根本上对道路项目做出整体的提升[4]。
        3.4建立健全道路养护管理机制
        当前道路养护的机制是属于事业型的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助于道路工程的稳定性,但是会造成道路养护行业缺少竞争,导致施工单位毫无竞争压力且缺少对道路养护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改变一成不变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建立符合这一地区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意识,让施工单位在合理健全的机制下良性竞争。这有助于提高道路养护的质量,同时可使施工单位注重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定期展开培训,不同单位之间定期或者不定期互相交流学习,有助于我国道路养护体系的发展[5]。
        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养护施工方案,在道路养护施工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证道路养护的施工质量,有助于我国道路越来越好,有利于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为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助力,促进社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连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73+175.
        [2]吴慧燕,虞喆麟,江伟林.城市道路养护工程中防眩设施的改善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85-186.
        [3]喻贞珲.城市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18):14.
        [4]樊克强.城市道路养护与新技术的应用探讨[J].河南建材,2019(03):327-328.
        [5]王启勇.城市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