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第三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处理,尤其是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路段,加强此路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水平,延长市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保障人们的正常使用,提升市政道路桥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关于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的危害
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开创了中国交通建设的新阶段,此方面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了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地位。同时,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这就是为什么施工单位应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且在出现问题时也应及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以高效解决这些问题。通常,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过渡段的沉降。沉降段问题的原因是对路基路面的压实不均匀,填充过程不规则,填充材料的性能差异大或原始平台的结构复杂。当车辆或行人在道路桥梁过渡段行驶时,经常发生跳车现象,并且极大地威胁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在道路的低密实度部分,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危险主要体现在车辆过度消耗和驾驶员舒适度降低方面,同时这也可能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跳车现象也是对道路和桥梁本身结构的一种破坏,直接增加了对桥头和路面的破坏,形成了很大的危害。现阶段,许多地区的道路都发生了坍塌现象,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2沉降的原因
2.1不能连接桥头平板和扩束器
在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中,桥头的建造和施工主要以平板形式进行,桥头平板的建造非常重要,该板是桥面和道路平台之间的重要支柱。在填充桥柱和桥面时,由于缺乏施工技巧,填充材料无法很好地注入连接器中,从而在桥面和桥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从而导致在实际的应用中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进一步使用时,这将严重影响车辆的速度和安全性。如果偏差较大,则在桥梁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将形成更严重的沉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质人员缺乏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实际情况中的填充材料不合理。结果,导致填充材料不符合实际的构造情况,进而致使沉积物的出现。
2.2支柱后面的堤坝没有完全压缩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土壤质量进行彻底分类。不同质量的土壤所需的压实程度不同。当大坝在基台后被压实时,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其压实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重建材料的质量也对道路的压实度有重要影响。在建造后使用桥梁时,由于道路上车辆数量的持续增加,对桥梁的承载能力需求也在增加。使用多年后,桥梁将在不同程度上需要对其进行填充。由于道路和桥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外界因素影响,例如风,雨等,都会对整体的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口问题的出现使道路崎岖不平,极大地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出行。
2.3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本身的不平整
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平整度试验是道路施工的重要标准。它是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在道路和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时,负责的技术人员必须首先优化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施工技术,并及时引进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技术手段,以有效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必须严格符合施工要求的标准,并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开展相
3沉降段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3.1材料选择要点
在路基路面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材料选择过程进行严格把控,通过样品采集和试验对比选择最佳的填筑材料。试验检测内容主要包含土壤塑限及液限鉴定、相同条件下不同土质的压实效果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一般而言,填料的强度需要处于路基、桥台两者填料强度的之间。其中,轻质填料可以有效规避路桥沉降问题,而压实填料对于预防台背变形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在使用砂砾、工业废渣以及碎石土等材料填筑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材料的渗透性能进行检验,必要时可以掺入石灰以及水泥等配料提升填料的渗水效能。同时,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应用淤泥以及含有垃圾、草根的土。此外,施工人员还可以积极关注材料市场动态,积极将泡沫混凝土等新型的优质材料应用到路桥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之中。
3.2软弱地基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软弱地基大多存在强度、稳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软弱地基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地基的土质相互之间将会存在大量间隙。在对软弱地基进行工程施工时,容易导致土层在施工阶段因为外界因素而被压缩,从而为市政道路桥梁留下路基路面沉降的隐患。所以在施工期间必须针对软弱地基进行针对性施工,以此来提高地基稳定性。
3.3台背压实施工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造成道路沉降的核心因素就是台背回填的压实质量难以满足工程所需。道路在净高排水能力的影响下,填方工程量将会随之增加,而且大型填筑、碾压设备同样也会在施工期间受到过于狭小的市政道路桥梁影响,这也会导致台背压实难度的进一步提升。通常情况下,填料分层松铺厚度是通过施工机械锁来确定的,如果采用的是小型夯实设备,则松铺厚度不能大于15cm,而在利用其他夯实工具时,松铺厚度则应该小于20cm。在台背回填施工期间,则应该着重考虑利用蛙式打夯机对死角位置进行压实处理,而为了避免出现路面积水渗入台背中,防止台背填土出现沉降问题,则应该考虑利用夯锤专门开展强夯作业。除此之外,在开展道路施工时,还可以利用优先填堤,然后通过挖掘回填的方式来提高道路施工效率。
3.4台后填筑施工
在进行填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选择在台后2m左右进行填土施工,在开展填筑作业时,则要结合施工时的实际情况来选定施工方式。例如基底需要在填土之前进行施工,就应利用分层夯实填筑的方式来完成施工作业。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难度,有时会在路堤顶部倾倒松土,这种施工方式将会导致背墙承受的压力大幅提高,从而导致台下图出现自然滑动面,此时填土沉降量便会有所提高。所以在施工阶段必须妥善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避免因为施工质量问题而给市政道路工程留下风险隐患。
3.4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桥梁沉降的另一主要因素是积水的侵蚀。因此,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桥梁的沉降问题。在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过程中,一般设置边沟、急流槽,截水沟和地表排水管以起到有效排水的效果。在设置排水沟时,需要合理控制排水沟和管道的长度,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水文情况,遵循就近取材、预防第一的原则进行施工,确保路基路面排水的有效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建设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沉降段施工的重视程度,采用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严格按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不断优化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有效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促进道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华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1):49-50.
[2]魏显巍,鲁方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94.
[3]张茂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4):188.
[4]王文杰,王伟.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J].江西建材,2017(19):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