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钟健
[导读] 摘要:当前电梯安全事故引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其维护保养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摘要:当前电梯安全事故引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其维护保养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对于电梯维保管理制度的轻视,常常会引发电梯安全事故。所以,我们有必要重视电梯维修保养,从而建立起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电梯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电梯管理
        引言:
        在我国,电梯被列为危险性较大的交通设备之一。由于电梯在使用过程中,涉及零部件多且各部件正反转启动,摩擦频繁,很容易出现电气老化,部件磨损等现象,影响电梯使用的安全可靠性,若电梯平时的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不到位,很有可能引发成恶性安全事故。电梯常见故障包括机械系统故障,电气控制系统故障,人为损坏故障和意外故障三大类。
        (1)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又包括开关门系统故障,润滑系统故障,连接部位故障及平衡系统故障等。其中开关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则电梯必须停止运行;常见开关门系统故障有门扇卡滞及门锁触点烧坏等;润滑系统出现故障则会导致转动部位摩擦生热,甚至引起活动部位的抖动或卡滞现象,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连接部位松动,使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影响电梯的安全舒适性;电梯平衡系统的平衡系数超出设计范围,电梯失衡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2)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主要是由于选用的电器元件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所造成的,包括因电器元件老化出现的短路故障,因电气开关安装不当,信号采集错误导致的断路故障,以及因电梯控制电路触点被电弧烧蚀、烧毁,或簧片失去弹性造成断路故障,即继电器故障,从而使电气控制系统因断电而停止工作。
        (3)人为损坏故障和意外故障。此类故障往往是由于素质不高的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电梯故意进行损坏,以及消防管道破裂导致电梯井道进水,从而引起电梯轿厢被淋、电线短路等严重情况。
        一、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对预防安全问题的意义
        可以时候电梯的安全运行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屡屡出现电梯的问题,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笔者通过对过去电梯事故的总结,加以分析,认为造成电梯事故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当中就有电梯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安装不得当、使用与维护工作不到位,专职人员安全培训不足以及乘客自身操作不当等原因。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电梯在维护保养与管理工作中缺失的问题。所谓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就是对电梯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监视和检查,如果出现故障问题的时候,维修工作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就可以避免将故障进一步扩大。
        造成电梯安全事故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电梯使用与维护工作不当。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于电梯的使用与维护,使用单位缺乏安全维护意识,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健全制度,忽视电梯的运行情况;(2)电梯使用单位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电梯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也没有将电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落实到位;(3)乘客对轿厢设施的有意或无意破坏。如果电梯在使用多年后都没有得到检修,那么就会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从最近的统计调查资料发现,电梯使用维护不当问题已经引发了不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运动的部件会比较多,正反转启动相对频繁,不同部位都在不断地运动,零部件也会发生摩擦和震动,难免会出现机械磨损、机械部件之间尺寸变化和电气老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久而久之,电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所以,对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的力度要加大,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的建议
        1.加强电梯前期管理
        在电梯采购前,就应通过查阅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确定电梯的数量、类型、速度和载重等基本需求信息。在正式的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开始之前应当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同时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核心环节以及主导性的政策思想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加强并且不断的强化安全技术,使得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可以从根本上了解到工作的安全要求以及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使得其可以充分的掌握工作的质量标准和重要性,进而在实践之中严格的按照相关要求和措施进行操作,在保证了施工有效的同时还应当保证施工的准时性,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的改良。以实现对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难点的合理控制。
        2.加宣传教育培训
        要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扩大电梯安全教育覆盖面,并会同教育部门研究将电梯安全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增强群众安全防范以及自觉参与电梯维护的意识。
        3.构建以制造单位为主导的电梯维保体系
        逐步建立制造单位从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到维保的全过程终身服务负责制。制造单位应将电梯维保工作纳入售后服务范畴,指导使用管理者选择的维保单位对电梯进行正确的维保,并在使用管理者就电梯报废更新、移装改造、维修维保等提出技术咨询时给予指导性意见。
        4.加大执法力度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监总局出台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及省质监局制定的《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责任,杜绝违规违法的维保行为和使用行为。
        5.电梯维护保养的综合整治
        电梯监管工作是集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检验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对于电梯使用和维护保养存在的种种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要依法依规强制予以规范。一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梯维修保养机制。将所有已投入使用的电梯全部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维护保养,电梯安全性能由制造单位终生负责,所有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人员,均对电梯制造单位负责。二是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规范性指标和细则等,使维护,保养,使用等单位更加有章可循,在这方面广西质检局就做得蛮好,出台了广西地方标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规范》,规范了维保单位维保工作。三是建立电梯维修保养质量评价机构,每年对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评定情况在特定的网站网页进行公示。制定统一评定标准,可以划分为“优”,“良”,“差”三个层次,由监管部门与检验机构共同评定。对于连续2次评定为“差”的维保单位,应勒令整改并采取处罚措施,严重的可以终止其电梯维护保养资质。
        结语: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快捷方便的输送工具,电梯的安全运行需要有效的电梯维修和保养,因此需要电梯生产企业、电梯维保企业、电梯用户和政府的共同努力。电梯维护保养工作不仅关系到电梯使用寿命,还与电梯运行安全稳性存在密切联系。电梯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个方面因素影响出现故障,电梯维护保养工作需要结合电梯具体问题以及电梯特点综合分析考虑,采取针对性的保养措施,使电梯恢复正常,提高运行安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旭.论核电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
        [2]李锦锦.电梯安全管理分析及其维修保养[J].科技视界,201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