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523146
摘要:船舶设计工作贯穿于船舶建造的全过程,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投产,联系着方案优化、设备采购、施工安装、生产准备等各个环节。因此,探讨船舶设计中的项目管理,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有利于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
关键词:船舶设计;项目管理
一、船舶工程设计的性质和特点
船舶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船舶总体、船舶结构、舾装、轮机、空调、电气、观通导航及特种设备等专业。各专业既有自己独立的设计流程又和其它相关专船舶设计中的项目管理业相互影响。
船舶工程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独特性船舶产品的小批量性决定其独特性;项目成员因产品而异;技术要求和难点各不相同;项目成员关注内容不同。项目的独特性要求项目管理者“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2)临时性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合同中的约定;项目不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与日常运作项目有本质的区别;实现了既定目标后自然终止。项目的临时性要求项目管理者“顾全大局”,努力减少单个项目与大局的冲突与影响。
(3)渐进明细性设计成果的准确性随时间推移而逐步明晰:总布置;重量控制和总体性能;系统配置和功能;技术变更;设计确认;里程碑的控制。项目的渐进明细性要求项目管理者“关注焦点”,努力提高设计的“明细”程度。
二、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工作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
1.计划阶段
船舶设计项目计划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是依据所要实施的项目内容和施工团队的具体情况,把控整体的应用技术和具体的人力物力安排等内容。从安排人力资源到合理设计项目周期,再到考虑计划的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整个过程需要反复的规划和改进,在船舶设计项目中科学的计划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的完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制定计划时,除了要考虑人力物力的合理安排,还要顾及到船东和船厂对造价以及技术方面的要求,船东在意的工程周期。在实际工作中,船厂往往会把时间的压力转移到设计项目组人员的身上,如何平衡存在的冲突,就需要制定可行性计划,这是船舶设计项目计划阶段所必须要着重考虑的地方。
2.执行阶段
船舶设计项目的执行阶段,是通过协调各部门以及整体的项目资源来达到项目标的的过程,也就是把船舶设计项目的理论概念转化到具体设计实操的过程。通过有效落实项目计划和合理分配相关资源来完成执行阶段的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会面临船东以及船厂的临时要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容应对变化以及降低各方面的风险。执行阶段还需要将设计项目组成员的详细计划落实到实际的图纸上,在合理节约成本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完成本阶段工作。
3.控制阶段
项目的管理者是控制阶段工作的主要主体。管理者从项目的整体考虑监督项目计划的实施和保证项目执行的精确度。具体任务是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资源利用率以及各环节的工作质量,还要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除了做好以上工作,相关负责人还要关心每个成员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面貌,团队里面每个人的自身特点都有可能关系到整个项目能否顺利进行。
三、船舶设计项目管理应用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计划的编制、跟踪和调整,以保证达成设计目标和设计质量,项目经理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具有权威性。项目管理活动在船舶设计中可以分为两块内容:设计计划管理和设计质量管理。
1.设计计划管理
影响船舶设计进度的各大因素中管理因素占最大的比例,要提高设计效率,必须做好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可以分为项目设计计划编制和计划实施过程动态控制两块内容:
(1)项目设计计划编制
在编制计划之前要先确定项目组人员,只有确定了项目组人员,才能根据人员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安排。在项目工作计划的安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项目外部条件对项目工作的一些制约及影响,这样才能充分把握项目的发展。
1)设计中日程计划
设计中日程是根据船厂的生产需求和设备条件等,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是一个统筹安排时间的过程。设计中日程计划要明确设计项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阶段性节点时间,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在编排设计中日程计划时要参照以往相似船型的历史数据来预估项目的设计周期和阶段性周期,再根据设计项目的外部条件来调整周期。设计周期的估计是项目计划制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项目所需要的设计周期。设计周期的长短影响建造周期,进一步影响交船节点,是整个船舶建造过程的基础。
2)设计小日程计划
设计小日程计划的需要依据生产需很强的干涉性,所以需要专业间平衡,最终在满足各专业室设计能力情况下完善设计小日程计划。设计小日程计划具体体现在生产设计出图计划上,这就要求详细设计要根据生产设计进度的需求提前准备退审图纸,保障生产设计进度。
(2)计划实施过程动态控制
计划动态控制在计划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定位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监视,以保证其按计划进行。动态控制的前提条件有两个:
1)控制要根据制定的计划,控制是建立在计划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管理职能,计划制定得越详细,控制工作就越简单。
2)控制要有组织结构来保证,有了组织结构才能明确责任人。计划动态控制的主要手段有三种:上报系统、工作例会和计划跟踪。目前我们设计院主要通过上报系统和工作例会来发现问题,并跟踪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及时完成任务。
计划动态控制的几个关键点如下:设备技术协议签订、设备资料到位情况、详细设计图纸的送、退审状态、建模计划状态、生产设计图纸发图计划和物资订货状态等。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备资料,设备资料的及时到达是保证设计连续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影响设计进程的一些主要设备资料要建立需求预警机制并及时跟踪,督促各专业主管向厂家催要设备资料,避免对设计进度的影响。项目经理要协调各专业解决设计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定时检查各阶段的设计进度,保证达成发图计划和物资订货计划。
2.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产品的最终质量,项目负责人应该按照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监督设计质量,以确保设计产品质量,降低设计与图纸之间的误差率,降低船舶建设中的返工频率。船舶设置中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图纸的质量控制和模型的质量控制。
1)图纸的质量控制。对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图纸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尤其是送审图纸的质量,要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体现在送审图纸中并且跟踪图纸的退审情况,尽可能地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如果涉及到跨领域的内容,相关负责人可以就问题进行跟踪协调,请专业的部门或者专家进行解决。
2)模型的质量控制。要保证3D模型的质量,就需要项目组成员对船体的内部和外部结构进行充分的掌握,负责人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对船的机舱、货仓、前端、尾部进行评估。在对模型外部进行评估的时候,需要听取船厂以及船东给予的意见。各部门专业人才发挥所学,保证模型和设计图纸的一致性,还要进行校对,校对的内容为图纸内容和修改内容等。
结语
项目管理制是目前国际上产品开发、设计咨询等行业普遍采用的管理运营模式,有助于设计单位提高开发设计质量、缩短项目周期,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国内船舶设计单位在学习、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理论和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实际工作中探索出有效且务实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以提高设计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谢祚水.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3]陈晓川、方明伦、俞涛.先进设计技术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策略[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3)
[4]杨同伟、孙德强.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6(2)
[5]方媛.设计院多项目设计进度管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