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雅安支队天全大队
摘要:在火灾调查中,物证对于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物证损坏会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客观性与精准度。本文通过简要阐述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主要原因,重点阐述了几点避免物证损坏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火灾调查;物证损坏;防范措施
引言
在现实情况中,导致物证损坏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很难有效避免的其他原因。如何能够通过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避免物证的损坏,从而推进火灾调查的顺利开展是当前相关火灾调查部门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物证在火灾调查中的重要意义
物证是帮助相关技术人员判断火灾发生原因的直接证据,因此在火灾调查过程中,对物证的获取与调查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精准找到物证,并对其进行专业分析,能够更加有效地判断火灾的着火点和起火点,也能够详细地判断出火灾的蔓延区域,从而对火灾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关的伤亡情况进行大致概括。这些物证可以是实体物品,也可以是一些痕迹,在实际的救援过程中或者调查过程中十分容易被破坏,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和收集。
二、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的主要原因
(一) 火灾调查时间延至导致的物证损坏
在火灾出现之后,相关公安部门的调查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感到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并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保护。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火灾发生之后民众报警不够及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火灾调查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导致火灾调查时间总是会出现各种延迟。延迟的这部分时间使得很多群众在无意之中对火灾现场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很多火灾物证也就被损坏。
(二) 物证提取不专业导致的物证损坏
物证提取的方法十分关键,如果没有采取专业的提取方式将会直接造成物证的损坏。在火灾调查过程中,部分调查人员由于专业素养不够的原因,经常出现没有及时拍照或者随意移动的情况,一方面没有对现场物证进行及时的记录,另一方面也破坏了物证的原始状态,为后续物证分析环节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 物证保护方法不当导致的物证损坏
在火灾出现之后,很多物证都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是相关技术人员没有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导致物证被损坏。尤其是一些极易受到温度与湿度变化而影响的物品,如果不采取专业的保护措施的话,很容易出现外部结构以及内部属性特征的变化,影响后续物证分析工作的开展。
三、火灾物证损坏的防范措施
(一) 强化火灾调查现场的监督保护力度
结合相关的实践调研数据显示,当前部分调查部门在进行火灾调查的过程中,都缺乏必要的现场监督体系,一方面导致相关调查人员出现了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与端正的问题,另一方面导致物证提取工作的专业性得不到保障,这两方面直接影响了物证的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证损坏的概率。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保障火灾调查中物证的安全性,从而为之后相关调查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相关部门应该提升对火灾调查工作的监督力度,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提升调查团队的工作质量。
比如,在开展火灾调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可以采取“物证听证制度”的方式来强化对调查现场的监督力度。所谓的“听证制度”其实指的就是在同一个调查现场中,负责进行物证保护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另一名工作人员的旁观监督下开展具体的工作,避免单独处理物证等情况的出现。一方面能够通过另一个人的提醒避免无意中造成的物证损坏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实时监督来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提升火灾调查人员的物证保护意识
在实际的火灾调查过程中,相关调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调查工作完成质量的关键,更是影响相关物证能否得到妥善处理的关键。而实际情况却是,当前从事于火灾调查的部分人员无论是在物证保护技巧方面还是在物证保护意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避免与防范物证损坏问题的反复出现,最关键的还是要进一步提升调查人员的物证保护意识和综合工作技能。
比如,相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升火灾调查人员的综合素养。在整个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开展“专家讲座”的方式向广大参与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科普与讲解最新的物证提取与保护技巧,为其后续工作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采取“论坛交流”的方式邀请优秀员工分享自己在现场调查与物证保护工作中的丰富经验,潜移默化中提升广大火灾调查人员的物证保护意识。
(三) 规范火灾调查物证提取的流程
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物证提取流程是确保物证能够得到妥善保护的基础,如果在提取阶段,物证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那么后续的存放与管理工作都没有必要开展了,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势必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现场取证的时候,必须进一步规范提取流程,确保物证完整与安全。
比如,在进入火灾现场进行物证调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团队可以从以下几个细节入手来确保取证流程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从而有效避免物证出现损坏的情况。在整个过程中,当技术团队进入火灾现场之后需要先通过利用摄像机或者手机等设备对火灾现场的所有物证进行图片以及视频拍摄,并通过抄本等形式对现场出现的实物物证进行固定处理。与此同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封存工具对可以提取的物证进行封装,并在每一个封装装置上粘贴好明显的标志,将其妥善保存在专用的物证存放室中,并安排专人进行监督与管理。而在进行现场外围保护的时候,也要通过不断强化外围边界,通过设置更加明显的标记来规范外围区域的边界,最大限度地保障现场不被破坏。
总结:针对于火灾调查中物证频繁被损坏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从调查物证损坏的原因入手,通过查明原因,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其中包括建立现场监督体系以及规范物证提取流程等方式,从而切实避免物证损坏情况的出现,为更好地开展火灾调查工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马磊.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18,05(02)
[2]魏秀丽.现场常见物证提取、保存的规范操作[J].警察技术,2016,05(06)
[3]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庄新宇.电子世界.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