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亿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安全施工是建设行业的第一原则,目前阶段,我国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管理问题,只有有效分析安全事故成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采用合理的预警系统,才能真正意义上减少建筑安全事故。为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预警方式。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进展的过程中,要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制定科学可靠的预警体系,采用精准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为了促进安全施工的有效进行,要建立实用性较强的预警系统,展现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化工建筑;从业人员;安全;影响因素
引言
化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重视现场施工的每项步骤与操作,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性管理,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处理分析。以施工项目的优化处理为发展前提,不断拓展管理规范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率,注重社会综合效益水平的实施,有效地解决建筑工程现场各类问题的处理。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要求制定安全管理措施。设立安全管理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规避安全隐患,也是为了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通常来说,在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内容:安全技术管理,安全体系管理和安全组织管理。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有了飞速变化,建筑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应用可靠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提升设备应用效率,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其二,安全管理工作标准明确了各方面的管理标准,包括周期管理,造价管理和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行业的管理准则也按照国家标准,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有重要影响。这也足以见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为施工企业提供良好保障,有利于我国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也为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国家基础建设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2化工建筑从业人员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2.1人员综合素质低
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当下许多企业缺乏施工所使用的技术设备。此外,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也缺乏良好的专业素质。施工技术人员无法全面提升施工安全监督检查有效性主要是由于施工专业人员数量少。同时担任安全施工的建筑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这就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当前一些施工技术人员对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足,工作人员对于检查的认识程度不高,在检查工作方面仍然需要改进。
2.2筑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施工团队的素质问题是首要问题,其次,建筑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全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在市场发展的洪流中,有了新的发展认知。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针对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建筑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相关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落实,无法展现应用价值,安全管理制度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2.3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我国施工环境复杂,建筑施工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环境。工程地形多为环境恶劣的地区,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项目施工常常会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需要与多部门进行合作。但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再加上施工区域的差异大,这就导致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现象的发生。为了施工项目的安全有效性,需要企业配备专业的施工安全设备,在缺少专业设备下施工人员无法有效检测周围的环境,这就会导致建筑施工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化工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3.1优化建筑单体设计
厂前区的建筑通常生产类别为民用,我们按照民用建筑设计方法展开设计即可,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但当建筑内需要融合一些化工类特有的功能时,例如在办公楼中有带有实验、样品测试等功能,那么就不能单纯地按常规的民用建筑进行设计了(通常包含这些功能的建筑物生产类别为丙类)。这些功能建筑集合了工业生产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民用建筑的人员密集性。所以在房间布局中,要时刻把握一个原则,即“有危险性的房间”与“普通民用房间”之间必须采取防火、防污染等措施。
3.2立面结构安全性优化
在案例厂房中,其建筑结构在设计期间,优化设计应侧重厂房实用性,加强厂房整体色彩设计审美效果。线条设计方式,
取决于厂房立面高度因素,以此顺应建筑工程的各项施工需求,提升厂房设计的美观性。针对厂房危险区,色彩以红色为主,以此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增加工作人员厂房工作的安全性。
3.3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科学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管理机制,同时要在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为不同的岗位明确责任,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不同施工工种与环节中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管理方法详细化,使管理人员有充足的精力来面对安全生产问题,根据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来合理解决。施工管理安全应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当中,有效落实预期的管理发展目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要成立安全巡视小组,对施工场地不定期进行巡视工作,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安全管理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材料和设备在哪些区域码放,如何麻烦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展开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争取打造教科书式的施工安全管理流程,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利益放到首要位置。
3.4采用有效的安全监管系统
建筑工程中许多安全事故是突发事故,难以有效预测,在进行安全预警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采用有效的安全监控系统。利用安全监控平台,将施工过程进行有效记录,这样在后续的预警分析工作中可以提供有效数据。在监管平台中还要进行工程施工情况的有效分析,利用监控平台,对工人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人的技术操作正确,提升技术应用效率,也提升预警系统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建筑施工企业任重而道远。增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问题管理能力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还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优异的企业信誉。因此,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刻不容缓,施工主体应该加大对企业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追加安全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借助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对企业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从根源消除企业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伟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措施探究[J].江西建材,2019(12):169-170.
[2]陶海.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9(12):30-33.
[3]张元.建筑施工企业不能“重业务轻安全”[N].无锡日报,2019-12-30(002).
[4]魏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4):71-72.
[5]马建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