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羽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建模教学,要通过建模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模型构建,让学生能够参与整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用知识帮助他们搭建一个全新的数学模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逐渐培养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基于此点,对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建模是结合一些概括程度高、逻辑性强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进而展现整个知识的结构和逻辑过程。所以数学建模法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探索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结构,通过精细化的思维对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实现各种能力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模式,构建模型为主导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转变教学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模型构建策略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借助模式来展开课堂学习,并且能够在掌握模型构建的方法之后,将其运用于生活中,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有效构建。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指数函数》时,其实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是有一定联系的,所以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促使学生能够借助情境,创设数学模型。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从左边第一列第一排的同学往后数,第一个同学有2块钱,第二个同学有4块钱,第三个同学有8块钱,第四个同学有16块钱,以此类推,到最后最右边第一排同学的手里有多少钱呢?借助“钱”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会在草稿纸上将整个算式给列出来。如果先是以倍数的关系来列式,是无法解答问题的。继续探究,如果是以平方或者立方的方式来列式,那么是成立的。可以以2为底数,然后次数依次是“1”、“2”、“3”、“4”......,最后一个指数函数的模型就出现了,以此也得出了的指数模型。
二、注重教学细节,引导模型教学平稳推进
让学生结合相关的知识进行建模,这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细节着手,找准切入点,尽可能地将建模过程精细化,以此提高建模教学的策略。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三角函数》时,其中在建模的时候,教师就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哪些是变量,哪些是自变量,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弄清变量,这样整个模型就能够很好构建了。其次,学生在初次建模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很多次错误,那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让他们从这些错误中找到原因,对整个模型进行深层思考,让他们学会反思。最后,在学生反复探究的过程中,接近于真实的模型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适当地提示,让学生转变方法,在细节之处多方思考,最后就能够突破问题的瓶颈,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三、注重知识探究,以模型构建来解析知识
高中的数学知识是比较复杂的,很多时候学生虽然听懂了,但是在后续的实践解题中,依旧无法得到深层运用,这其实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的表现。那么,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高效运用,教师就应该将模型引入课堂,要借助模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点,让其成为他们的学习思想,自主构建相关的模型知识,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有效巩固。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双曲线》时,其中就需要学生全面理解“双曲线”的一个定义及图像性质。那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加高效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建立“双曲线”的一个模型图。在建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教材,和自己积极探究,参与整个建模的过程。这样也能够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促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巩固自身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为了建模而建模,整个建模教学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符合,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不然学生不仅不能感知到双曲线的基础知识和内涵,整个学习过程还更加复杂,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在自己完成建模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个典例引导学生自主建模,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充分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让他们共同探究,参与建模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够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强化他们的学习效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建模教学,要结合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会建模,将这些抽象化、复杂化、概括化的知识点以模型的样子展现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才能够丰富自己的认知,能够对这些数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具体、客观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以此,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自身的能动性,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参考文献:
[1]刘凯玉,韩明莲,那园园.提升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函数教学为例[J].读书文摘,2019(12):138-139.
[2]朱凤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策略[J].贵州教育,2019(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