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儒家人格思想的阐释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 朱路生
[导读]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主流思想,

        朱路生
        浙江省台州市院桥中学   浙江台州   318025
        摘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主流思想,儒家人格思想对于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传统教育方式过于反感,导致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很少会运用到儒家人格思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作用被完全摒弃在外。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儒家人格思想的运用,使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价值,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儒家;人格思想
前言:
        儒家的人格思想中,更加注重于对人们的道德修养进行提升,更加专注于教育人们掌握良好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强化自身的伦理道德,对于人们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不仅是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实际内容也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和教科文组织都曾经多次的组织了儒家思想的相关学术会议,并且也对儒家思想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儒家的思想不仅仅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对全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今仍就对人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人格教育中人们精神的转变与断联
(一)语文文本的转变
        由于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白话文所取代,再加上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使用一些全新的模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中,都没有认识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忽视了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转变。虽然白话文在语文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到了人们对于文字的了解越来越片面和浅薄,导致我国的语文教育之中,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作用。语文文本的变化导致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忽略了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过度使用白话文,也导致了语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使文言文之中,所富含着的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人文思想被打破,导致语文教育工作中,缺乏人文精神。
(二)科学教学法占据了教学的全部过程,忽视了母语教学法
        在我国的传统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会更加关注人文和精神的共同感知和体验,并且,正确的认识到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语文文本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文本之中蕴含着的情感,从而有效的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内容的学习而受到影响,形成良好的思想情感。当前的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较为科学的教育模式,虽然这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创新,但是一味的强调科学教育成果并不能直接替代语文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所起到的育人功能。过于推崇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不与我国的传统教育结合在一起,就会导致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的问题,使语文教学工作缺乏对育人作用的体现。
(三)功能性导致人文性难以体现
        从我国历史阶段的语文教育进行分析,能够发现,较为注重对儒家思想的运用,更加强调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融入在语文教学中,使其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而这一特征表现出了历史阶段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功能。在当前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中,更加专注于语文学科的实际功能,较为重视语言的实际价值,但是对语文教育中对学生的修养进行提升的价值产生了忽略,并且使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与功能性被分离,导致整体教育方向偏离了整体的教育目标。当前语文教育工作中,对于语文知识以及技能较为注重,而不会单独给学生传输一些语文知识中的文化价值,使现代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人文性,使其丧失了自身的育人作用。


二、儒家经典诵读在语文人格教育中的探索
(一)朗读模式分析
        站语文教学的过程上分析,儒家经典的朗读可以分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学生主动进行朗读两种。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课上首先给学生朗读内容,并且要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语气和声调以及神态的变化,表现出文本中的实际情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发音和吐字要清晰无误,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被文本内容感染。学生自己主动朗读的方式是需要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首先给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并且要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行朗读,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过程能够与文言文的实际情感产生融合。一般情况,朗读可以分成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初读,感知文本内容。第二步是精度,感受文章内涵。第三步是熟读,带着情感朗诵。
(二)儒家经典思想对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首先,站在文化的角度分析,语文知识是我国文化的重要构成,并且其中有许多的儒家经典内容都阐述了我国的一些思想上的精华理论,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内容承载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并且包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是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更加继承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站在语言的角度进行分析,文言文是儒家经典的呈现形式,而这一内容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之中,经过岁月的变迁,逐渐形成了许多丰富的具有较强感染力的故事和词语以及成语和俗语等等,这些文化内容中都能够体现我国历史的发展以及民族精神,对学生的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语言知识。再次,站在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角度分析,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古典文化,在我国的道德伦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现今我国的许多道德标准都还在沿用儒家文化的内容,比如:尊师重道、刚直守信等等,而这些理念都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思维。通过研究能够得知,人们的是非观以及日常习惯并不是先天形成的,站在这个角度分析,也就是说,通过儒家思想的学习,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
(三)将传统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 陶冶学生情操
        站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上分析,朗读这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当前我国语文教学中仍旧十分常见。现代的教育观念认为,朗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左右脑同时得到开发,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记忆里,使学生的情操收到陶冶。儒家的经典文化之中,具有较为强烈的乐感,所以,学生在实际朗读儒家经典的时候,能够自主的对作品的情感进行感悟,并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态以及文章本身的意义。叶圣陶曾经说过,诵读的时候,不仅要对于研究得出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还要自主去体会,使朗读的内容能够逐渐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使知识真正为自己所用。所以,通过学习儒家思想内容,能够帮助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外来文化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冲击,所以,需要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儒家人格思想的价值的运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我国的传统民族精神,并且使语文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作用得以发挥。语文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因此,在当前语文教育中,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运用,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参考文献:
[1]席俊义,王杰,王亚娥.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的方式与价值探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130-131.
[2]万志祎,王金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8):25-28.
[3]王美智.先秦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价值体现[J].文学教育(下),2017(04):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