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在幼儿园心理教育中的教学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5期   作者:安静
[导读] 绘本即“画出来的书”,并在图画上配上相关的文字。

        安静
        无锡市水岸佳苑幼儿园   邮编:214105
        摘要:绘本即“画出来的书”,并在图画上配上相关的文字。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绘本教育也随之兴起,并在幼儿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本优秀的绘本能够通过通过精致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吸引幼儿注意力,并能够使幼儿轻松接受到绘本故事传达的信息。优秀的绘本不仅能够推动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幼儿的情感表达,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增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总之绘本教学对幼儿的心理教育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绘本教学;幼儿教学;心理教育;教学运用
引言:绘本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文字和图画起着相互弥补又相互促进的作用。绘本以幼儿的角度展开丰富的联想,并以图文的方式描绘着幼儿的童话世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就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以直观的图画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是最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绘本教学,并在绘本教学中将绘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传授给幼儿,以此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绘本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绘本的简洁性有助于不认识文字的幼儿正常阅读绘本,幼儿可以通过图画了解绘本的故事内容。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创造性、想象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绘本阅读过程中会有家长和教师的陪伴,幼儿能够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教师的关爱,同时在阅读中家长和教师给予幼儿的肯定能够使幼儿获得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着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1]。家长和幼儿共同进行绘本阅读有利于帮助幼儿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绘本中的故事内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合幼儿阅读与浏览,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哲理,教育幼儿向积极方向发展,这样的绘本本身就能够对幼儿的心理教育起到积极和引导作用。
        二、绘本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教学运用
        (一)根据幼儿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绘本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应当在尊重幼儿差异性的基础上,以幼儿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例如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经常会出现哭闹的现象,并对幼儿园产生抗拒的心理。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需要弄清楚幼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幼儿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独自来到幼儿园这样的陌生环境中会让他们失去安全感,从而产生心理的恐慌和焦虑,从而只能依靠哭闹发泄;另外一种孩子会错误的认为父母将他抛弃了,从而产生“分离焦虑”一直哭闹。在教师了解幼儿哭闹的原因后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绘本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对于没有安全感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你好,幼儿园》、《我爱幼儿园》等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对于他们成长的意义,从而不再抗拒幼儿园;而对于分离焦虑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妈妈心妈妈树》、《一口袋的吻》等绘本,让幼儿正确认识与父母的分离。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们能够将自己代入到绘本中,通过绘本阅读对幼儿园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消除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二)根据年龄特点和绘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对应着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教学方式,教师在运用绘本对幼儿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祖安泽合适的绘本内容和教学方式。例如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并且理解能力相对较差[2]。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并选择内容连贯、图画清晰、文字较少的绘本供幼儿阅读,例如《好饿的毛毛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谁咬了我的大饼》等等,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边读书边思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相较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长时间的几种注意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还有他们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越来越丰富但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还不完善,造成他们的前后逻辑不畅。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蚯蚓日记》、《我的幸运一天》、《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等等,再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顺绘本的故事线以及绘本的前后逻辑,从而使幼儿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绘本内容。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相较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推理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欠缺,他们能够准确描绘每幅图画的内容,但是对于图画所呈现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他们无法体会,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长的绘本供幼儿选择,并引导幼儿选择分段阅读的方式对绘本的内容进行深层解读,从而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绘本不仅对幼儿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帮助,同时对于幼儿的心理教育有显著作用,所以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为幼儿们选择合适的绘本,并引导幼儿理解绘本所传达的含义,以此培养幼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J]. 陈根华.??中国高新区. 2018(05)
        [2]以体验为主的绘本教学在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崔淑婧,刘馨.??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