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赛玉
山东省青岛李沧路小学,26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普及,要求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要相应地进行优化,并由此展开一系列新的教学探索。其中,培优补差就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对于班上的学优生,使他们能够保持现有的优势并加以提升,对于班上的学困生,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培优补差,有利于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优补差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开端,能够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实际上,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优生与学困生,教师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学优生身上,学困生则缺少关爱与关注。这样会导致班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学优生成绩越来越好,而学困生成绩越来越差,最终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有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培优补差工作,将每个学生都考虑进来,提高整个班级的整体成绩。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小学阶段部分学生会出现课堂上听不懂、跟不上等问题,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培优补差能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有关学习数学的情况,教师能够及时根据反馈的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实施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给予全体学生关爱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情绪波动较大,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因此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需要教师关照。尤其是学困生,长期在学习上没有取得进步,学习成绩提不上去,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若教师再不予以关照,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况。因此,教师更要给予这些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多多鼓励他们,参与课堂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尽可能多的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长处,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体验同学与老师的关注与关爱。而对于班上的学优生,教师同样也需要给予关爱。由于学优生学习能力较强,成绩较好,教师给予的表扬也越多,因此这些学优生极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接受批评及抗失败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对学优生要坚持适度原则,该表扬时就表扬,该批评时就要及时批评,不能偏袒。只有这样,教师有选择性的关爱,才不会忽略学困生,而是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优生不会因为成绩好而骄傲自满,也会不因为受到批评而气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备课
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不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理解、接收产生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培优补差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教学效率。而要提高教学效率,就需要在了解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备课。因此,教师要注重备课这个环节,在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情况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教材,充分思考如何开展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匹配,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此外,在讲解数学题目的时候,也要照顾到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储备等因素把学生分为不同组别且各组学生水平相近的整体,教师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不同组别的学生均有进步与提高的教学方式。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最终提高所有学生的成绩。目前在教学中最常用的划分层次的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分数低于40分的划为学困生组、50-70分的划为中等生组,80分以上的为优等生组,其他阶段分数的学生按照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的不同划分到不同组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例题时,将要讲解的例题划分不同难度,对学困生组讲解的例题以基础性易懂的题目为主,有一定拔高的题目则给中等生组讲解,而对于学优生组来说,则讲解具有难度的题目,锻炼其数学思维。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犯错,为学生学好数学树立信心,促进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成长。
结束语:
培优补差的工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关爱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分层教学方式,开展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优生加以引导,对学困生给予鼓励,让不同水平学生在数学上都有良好的发展,增强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开展培优补差方式保障了教师的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与完整性,进一步提高了对整体不同水平学生的关注,尤其是学困生的关爱与关照,这将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解决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 2019(14)
[2]秦小霞.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J].学周刊. 2020(13)
[3]叶成香.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法”[J].学周刊.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