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
肥城市河西小学 山东泰安 271600
摘要: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向现代化转变,网络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正逐步上升,甚至可能成为主要角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而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是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因此,如何灵活运用好网络资源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便成为一个新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语文;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网络资源形式的多样化,只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利用的着力点之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教学当中充分体现出网络资源多样化所带来的便利,搭配合理的方式,转换更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让小学语文教学向现代化教学更近一步发展。
2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1)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低落。小学生群体受自身年龄与眼界的限制,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常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但语文学科以文字为载体,呈现知识面较抽象化,许多知识对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障碍,减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体验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课堂效率较低。小学生群体受自身年龄与心智以及普遍存在着的“审美依赖”问题影响,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记忆背诵方法去学习语文,无法自主开放地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率极低。(3)学生学习方法利用不当,资源利用率低。当代小学生大多已经熟识电子设备及网络资源,但大部分学生都沉浸在网络带来的电子游戏等娱乐活动中,甚少关注网络资源带来的知识的力量,对网络的功能认识并不全面。无法利用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途径去自主获得知识,低估了信息技术的力量,使大部分网络教学资源难以被开发利用。
3 巧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3.1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增强教学的效果。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在讲解新课文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视频配合课文录音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3.2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若是教师始终采取单一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且难以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与内容。如此,其实际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也势必不理想。但是恰当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却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极富趣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在教学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白鹭》这一课文时,很多学生由于之前并未接触过这一珍稀动物,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制作课件时,将白鹭的图片不规则地裁剪为9份,利用“希沃白板”平移、旋转的功能,通过让学生拼图,猜猜这是什么动物?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微课,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幕幕白鹭的生活动态:在稻田里寻找食物的白鹭、在空中悠然自得飞翔的白鹭、黄昏时在树干上休憩的白鹭……在欣赏着一幅幅由白鹭构成的美好画面中,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也正是因此,他们对于“白鹭”这一动物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以此为基础,教师只需顺势点明本节语文课要学习的文本主题为“白鹭”,学生便很容易将观看图片时的兴趣转移到对《白鹭》这一文本的探索上来,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学习基础,学生自然会积极且主动地学习,而这显然将有助于本堂语文课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率及效果。
3.3 利用网络资源,改善教学客观条件
为了让网络资源起到改善教学客观条件的作用,在应用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课题和教学需要来选择,需要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形式,尽管网络资源带来了非常多的便利,但是也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才能够让它的作用最大化。例如,在教学《太空》一课时,对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尽管太空依然非常的遥远浩瀚,但是早已没有了神秘的面纱,无论是一些儿童读物还是视频都能够帮助学生去了解太空。然而从小学生的思维来说,他们对太空依然存在着属于自己的浪漫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和太空相关的传闻猜想、疑似外星人痕迹的新闻报道或者是世界未解之谜的图片文字等等,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涉及到科普知识的时候,不要急于去打破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浪漫幻想,而是要让他们的想象有延展的空间,脱离教材之处的知识拓展通过网络资源而具象化投影在学生的脑海中,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有感染力。除此之外,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当地的历史、当地特色等开展有利于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语文教学。例如,生活在甘肃的小学生就可以多多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甘肃源远流长的特色历史文化,或许没有条件带领学生亲身实地参观学习,但是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参观学习,之后可以举办一些课堂小活动,像“丝绸之路我知道”“莫高窟的风采科普”等,将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可以让语文教学更富有文化内涵。
3.4 开展主题活动,拓展学习空间
主题活动是以一个固定的主题为中心,让学生自行探究的一种开放性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放射式、发散式地学习与思考,从而避免了“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这种状况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亲情”为主题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搜索、电子图书馆、网络资源库等途径收集有关亲情的诗歌、小说、散文等素材,整理好后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完成一篇或多篇读书报告,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思维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能力。
4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让网络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大数据与大信息时代的到来做好铺垫,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玉伟.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20(07):45+47.
[2] 余治国.巧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20(07):111-112.
[3] 施艳艳.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考试周刊,2020(15):39-40.
[4] 韩亚锋.互联网资源在小学语文自主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读写算,2019(35):19.
[5] 陈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小学作文教学[J].学周刊,2020(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