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桂玲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铁人学院幼教管理部 黑龙江省 163000
摘要: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自制玩教具能够有效挖掘幼儿各种发展潜力,对其全面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自制玩教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需求,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为此,下文结合实践,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与教学相结合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学;自制玩教具;作用;探索
在幼儿教育方面,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幼儿阶段的教育应当以玩为主体,同时在幼儿玩的过程当中,给予幼儿科学引导,增强幼儿探索精神。因此在幼儿玩的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充分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确保幼儿在玩的同时,促进幼儿实践能力不断发展,增强幼儿智力水平。在此背景下,幼儿教育过程当中自制玩教具获得了很大发展,不仅可以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还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自制玩教具对幼儿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方面的影响,很难全神贯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将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出来。而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当幼儿遇到问题时,为了完成任务便会不由自主的开展探索,探寻有效的解决对策,在潜移默化当中增进幼儿的探索精神与探索能力,这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所很难达到的。
(二)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幼儿家长都比较宠溺自己的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助孩子进行打理,长时间如此,导致很多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存在很大不足,对父母过度依赖。而自制玩教具不但能使幼儿动手能力得到相应锻炼,还有利于幼儿潜能的挖掘,而且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返工,幼儿在不断反工过程当中,他们的耐心也得到很大培养。
(三)有助于幼儿注意力
幼儿年纪尚小, 很难对一般事物集中注意力学习和了解,而自制玩教具简单、趣味性、科学性等特点非常易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玩具的制作,不断培养幼儿注意力,这对他们今后学习是非常有利的。二、自制玩教具对教师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在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不仅对幼儿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老师也提出很多要求,如该设计幼儿是否能顺利完成、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阶段、是否可以实现教育幼儿的目的等,且教师也会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提前制作好,进而分析出其可供参考的教育意义,因此该过程无疑会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需要幼儿与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开展,而且在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详细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而且在自制玩教具过程当中,幼儿还不断向老师进行请教如何操作,借鉴老师的经验,所以自制玩教具是老师和幼儿共同努力下开展的,通过自制玩教具也促进了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师生感情,这对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与教学相结合的探索
(一)增强课堂乐趣,激发幼儿兴趣
过去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老师一直占居课堂主体地位,主要通过讲述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而幼儿则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针对幼儿好动,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被动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幼儿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不能专心听讲,也不会积极地配合老师。
对此,可以借助幼儿爱好玩具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玩教具辅助教学,在增强课堂兴趣的同时,一定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老师的每一节课程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应当重视玩教具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幼儿几何图形时,可以借助积木来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除了一般的积木外,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将积木合理运用让幼儿拼搭各种图形,通过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搭成正方形,让幼儿对几何图形组成联系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积木的运用更使幼儿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掌握相关概念,可见,玩教具作为幼儿学习辅助手段的有效性。
(二)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增进幼儿感知,美于创造美
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重视教育资源的挖掘,尤其是利用直接来自自然的实物,来进行玩具的制作和教学的辅助,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激起幼儿的兴趣,会吸引幼儿主动地加参与到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极大地提升幼儿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比如,在进行野外美术创作时,可以引导幼儿对自己做的画利用各色的鲜花鲜草进行涂色,调动幼儿感受自然之美,更是绘画乐趣增添许多。再比如,可以运用废弃的塑料瓶进行各种物件的搭建,可以搭建小船,可以搭建供小动物挡雨的小房子,促进由我而动手实践能力不断发展,并让幼儿创新与环保意识得以全面提升,让幼儿更好的发现美与感之美,促进幼儿创造美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相信长此以往,幼儿在内心深处一定会建立起美的概念,在玩具的制作过程中也会加强创作的灵感和乐趣,大幅提高教育成效。
(三)参与玩具制作,挖掘幼儿创造力
对幼儿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调动幼儿自主对玩教具进行制作,引发幼儿的想象和设计,并进行组装与展现提高其创造力。老师要和幼儿一起制作玩具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幼儿去发散思维,大胆地进行创新,要不断地鼓励幼儿进行创作,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幼儿老师应当对自制玩教具科学利用,对幼儿给予有效引导,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形成,调动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比如,老师在讲解《稻草人》时,可以为幼儿提供制作稻草人的材料,引导幼儿去构思和设计自己的稻草人,引导幼儿怎样可以更好地将稻草人的各个部分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此时,幼儿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说用绳子,有的说用稻草,幼儿会将自己构思的稻草人形象以创新的方式来组成。幼儿在动手亲自制作稻草人的过程中,积极地发散思维,大胆地发挥想象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重视自主活动的渗透,促进幼儿合作交流能力不断发展
自主活动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方式和主要部分,自主活动中幼儿会选择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教师可以在该过程中渗透自制玩教具的教学过程。教师应选择需要幼儿共同协作完成的自制玩教具,引导幼儿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增强幼儿分工合作意识,调动幼儿基于自主活动条件下,自主的完成自制玩教具的制作工作,并培养幼儿合作能力,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例如,在户外自主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胶水和纸箱共同搭建一个小型的游乐场,并根据小组内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幼儿设计完成游乐场内不同的设施。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自制玩教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也非常有助于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加强自制玩教具教学,对幼儿各方面能力培养以及其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自制玩教具作为最佳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培养幼儿创作力、动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此外,其还是幼儿与教师及家长情感交流的良好工具,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制玩教具的教学工具,致力于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明月.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求知导刊,2020(44):2-3.
[2]韩启德.基于游戏教学的幼儿园教学探究[J].小学生,2020(11):51.
[3]万秀英.幼儿园教学中采用自制玩教具的价值思索[J].考试周刊,2019(68):191.
[4]王玲.大班区域活动中自制玩具的有效运用[J].贵州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