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促“读”,开启阅读之旅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黄淑治
[导读]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在于阅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如果此时过于强调成绩,极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天赋和创造力。

晋江市安海成功中心小学  黄淑治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在于阅读,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如果此时过于强调成绩,极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兴趣、天赋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一次快乐之旅。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使学生爱上阅读的。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得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如一次公开课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我用了这样的导语:“想到能给你
们上课,我昨晚兴奋得睡不着觉,迷迷糊糊的我好像进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脚踏星星来到学校,我们的课堂飞到了天空,云朵变成了小朋友的课桌,而老师的讲台竟是一道七色的彩虹。太阳和月亮为我们照明,小动物们争着来听课,小朋友们挥舞着画笔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你们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学生们一听,兴趣来袭,台下一片“哇,太神奇啦!”“哇,好奇妙啊!”我赶紧趁热打铁:“梦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新奇的体验。那谁来说说你印象深刻的梦?”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而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孩子们被我一激,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
        二、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如《蜘蛛开店》一课,我用一个小猪佩奇开商店的短视频引入课题,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接着,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蜘蛛为什么要开商店,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清楚蜘蛛遇到的顾客、开店的结果一一相对应找出来。看着指示图,孩子们都色彩飞扬地讲起蜘蛛开是怎么开商店的。小组交流后,学生都清楚了蜘蛛开店过程,因此都能准确地把商店的名字、店的过程来。接着,我让学生选择一间自己喜欢的商店,来演一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的经过演了一遍,富有趣味性,孩子们可喜欢了!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动物们之间的谈话都演了出来,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蜘蛛的店为什么总是换招牌。


整节课下来,课堂是有趣的,快乐的,孩子们都学有所获。
        三、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一年级上册《四季》:“圆圆”二字读得特别美,仿佛让人看到了满池的荷花。“弯弯”可以读得慢些,就像谷穗要沉下来似的,很饱满。“课文读得真美,我们仿佛走进了四季,走进了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里。”
        四、创设阅读空间,激发兴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就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五、创设阅读时间
        低年级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们的及时督促指引。如建议家长在家设立“亲子共读”时间,既能保证阅读时间,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在校设立晨读、午读时间,我每天都会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阅读实践中,以语感为核心的阅读能力在逐步提高,阅读习惯也在逐步养成。我们要努力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我在班中设立了“阅读章”。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一点课外书,读给老师或家长听,一本书读完了,请他们写上看法,即可得到一枚“阅读章”。在每两周一次的“阅读展示赛”上,朗读自己读过的文章、故事,展示合格即可得到一张“阅读证书”。对此,孩子们非常重视,甚至于有些孩子连课间十分钟的时间也围着我要读书。相信更多的孩子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享受阅读的乐趣。
        余秋雨先生说:“人在七岁左右就完成了味觉记忆的储存,今后不管活得多久,只要尝到童年时代的那种口味,就会无限欣喜。”他将此称之为口味上的“初元正觉”。阅读中的“初元正觉”就是让孩子从小明白书甜如蜜。我们就应该引领孩子品尝这种香甜,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和他们一起踏上快乐的阅读之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