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路径探究 李豫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李豫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更加注重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
        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泰兴市  225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更加注重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基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针对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的运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造价控制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角度来说,结合投资阶段和设计阶段等的造价控制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实现对工程全过程的有效控制。现结合具体研究作论述。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1引言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全过程控制理念得到了越加广泛的应用,其要求在项目决策阶段就介入实际工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造价的各因素如质量、工期等,提高对造价的管理精度,从而使得工程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最优。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它的适用性与有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一些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决策阶段作为建设项目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它对建设项目之后的建设与施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国一大部分建筑企业只是一味的把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交给相关的设计单位,而设计单位由于对建筑其他相关工作的不够了解和专业限制,在工程造价的估算上往往会存在着一些误差,这就造成了建设单位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的策划阶段不够明确。目前我国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建筑单位把包括工程造价在内的一系列工作都交给设计部门,而设计部门一般不把工程造价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中来,这中间的工程造价工作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建筑项目设计过程中漏洞的产生,不利于建筑项目后续施工工作的展开。此外,建设项目监督力度不足也是造价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建设项目的任何关节都离不开建设单位的有力监督,造价过程当然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建设单位一般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这就造成了工程造价工作常常会因为工期等问题与实际数额形成误差,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给建设项目的施工工作带来困扰。
        3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的要点
        3.1 决策阶段
        首先,参与项目决策的人员,要具有造价控制意识。重视并且强化此环节的造价管理,认真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逐项并且逐条进行方案的论证分析,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其次,要优化编制投资估算的方法,根据整理的资料,公正精准进行投资额的估算,落实到整个投资决策环节。最后,要进行财务规范评价,依据现行的财税标准,为推动财务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行精准预测。根据得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编制的建设方案,围绕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等开展评估,优选建设方案。
        3.2 设计阶段
        首先,建立健全造价信息沟通机制,增强项目设计与项目造价工作的有机协调,增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共享,共同做好设计工作。此外,要引入监理机制,发挥设计监理的作用,强化设计造价的控制,保证施工图造价可以符合预算的要求,以免反复设计,引发轻经济成本的发生。其次,运用限额设计方法。依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实现对工程初步设计总概算要求的有力控制,同时优化管理技术,强化对工程设计成本的把控,促使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要进入竞争机制。充分参考以及借鉴招投标模式,通过对比分析,优选设计方案。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设计招投标制度,并且出台相应的行政法规,进一步细化并且规范设计相关主体的责任。做好设计人员的培训,加大设计经济性的把控,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3.3 招投标阶段
        首先,建立健全量价分离和风险分担机制,保证中标价的科学合理性。具体实践中,建筑工程业主主动承担项目工程量计算风险,主要为项目内容与计算量负责,项目中标人负负责造价风险控制。采用工程量清单模式,当做招标材料的必要文件。其次,优化评标方法,增强招标工作的透明度。这需要注重评标工作,构建具有可执行性的评价标准体系,朝向定量方向发展,加大客观因素给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此外,及时发布工程量清单内容,增加招投标环节的透明度,保证竞争的公平性。最后,优化政府行政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多部门协同管制的体系,构建完善的沟通机制,实现对暗箱操作行为的有效规避。
        3.4 施工阶段
        具体措施如下:①工期控制。严格按照工期管理制度,做好施工进度的动态化检查,通过和设定的工期目标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工期问题,采取合理的调整措施,保证施工按期完成;②物料控制。根据计算的工程量,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加大物料采购和存储以及使用等全過程的管控,保证物料的使用率,减少物料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保证工程的效益;③工序控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好整个现场的施工作业;检查工艺运用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施工有序开展;④安全生产。利用现场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现场的动态化、远程化管控。同时组织施工作业人员,做好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保证机械设备和工艺操作等的安全性。
        3.5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控分析
        在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重视这一段工程造价的管理,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从全局上进行把控,重点做好工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为这一阶段造价管理提供借鉴,防止出现造假行为,维护好各方的利益。针对由于施工原因,出现返工问题,建设单位做好相应索赔工作。针对由于意外因素出现的工程损失和问题,建设单位应该酌情进行索赔。针对出现的工程变更,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深入施工现场,分析整个变更流程,研究工程变更是否合理,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管理人员需要建立严格审核机制,完善审核流程,提升审核结果的精确性,保护好施工企业的利益。
        4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应用建议
        全过程工程造价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仅涉及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还涉及多个主体单位,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整体上实施难度相对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合理划分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分阶段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将项目整体造价控制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目标,并在各个环节中贯彻落实,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因此,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要注重强化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并注重利用当前各项先进技术,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切实保障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促进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加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
        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对于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造价进行把控,是当前实施工程项目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對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提高重视,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合理设置造价控制目标,强化对各个环节的控制,从而保证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效果,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彤.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20(12):56~58.
        [2]王静.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8):39~40.
        [3]张爱华.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4):60~61.
        [4]王静.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8):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