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肖云豹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肖云豹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业也在不断发展。
        浙江永联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业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出现了地铁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但是在我国交通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管理等问题,包括道路施工中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道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展开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的意义
        市政道路作为一个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关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质量管控效果,保证道路的质量能满足当前城市的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2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特殊,同时由于道路工程会贯穿城市的居民区,从而会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市政道路工程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对于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根据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只当施工管理计划,从而不能保证施工在预计的工期内进行。同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缺失,没有合理的制度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约束,导致施工的质量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环境比较复杂,质量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施工不能正常进行,施工工期被延长,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会导致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没有被详细的明确,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遇到更多地问题。部分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收受贿赂,从而造成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给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2.2质量监管存在问题
        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只关注施工的进度,想方设法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施工在合同内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然而,施工单位没有注意到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的质量。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管工作施工单位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没有意识到施工合同的重要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在没有签订施工合同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过程中没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于监督,从而增加了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第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差。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技术比较高的管理人员完成施工的监督管理工作。然而实际的施工中,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不能科学合理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第三、质量监管制度的缺失。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从而导致没有可靠的制度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从而使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频繁发生。
        2.3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施工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同时不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往往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对施工技术没有创新意识,导致施工质量不能提升。此外,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比较差,在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落实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从而导致很多细节的施工质量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并改进,从而使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也给道路后期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隐患。
        3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根据现阶段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地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下具体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3.1增强施工管理意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增强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意识非常重要,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质量控制是一项关系人们交通出行安全的事情,必须把它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有助于完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道路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过程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建立完善道路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使管理工作有制度约束,有依据可以遵循。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招标过程中出现的公平问题,都可以通过制度进行约束。只有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才能保证招标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得到解决。具体包括:规章制度的建立、道路工程施工的规范化、制度化。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合同文件等内容,保证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科学、合理。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同时对设备仪器的科学管理,以数据进行判断,不凭借主观经验判断。施工现场的实验室有助于抽样检测设备,并及时监督检测进程。
        为了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完善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机构,确定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的目标责任,便于切实保障质量管理效益。此外,市政道路建设要保证科学化、规范化,需要将其作为质量管理的目标,使其成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制,有助于施工目标的实现,在施工中出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解决。在总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对每个目标进行分解,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保证施工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全面把控施工质量。
        3.2健全施工管理机制
        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改善落后松散的管理状态。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保证管理者能够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责任制在落实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此外,奖惩机制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出现问题要进行惩罚,防止今后出现同样的问题。对于一些责任心强、积极性高、工作认真的管理者要进行适当的奖励,保证其工作热情。此外,管理者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具体的施工情况,注重细节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防止出现疏漏。动态监管也是重要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可以将现场监管的结果及时发布到相关平台,让每个人都能知道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参与监督,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3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决定市政道路整体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务必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首先,施工单位需要严格制定人才选拔制度,采用树立榜样的形式,找出企业内优秀的员工,并提倡大家向其学习。同时,单位应当组织他们去更优秀的企业学习经验,增加施工人员基础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施工人员也应当自觉更新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积极学习与融入现代化的施工理念,将理论知识不断融入实际施工中,从而巩固已有的专业技能。最后,施工单位也应当为员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业务考核,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除了必须满足国家相关工程标准之外,还要依照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强化对施工整体的管控,才能确保市政道路完工后提升百姓幸福感,有效促进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争鸣.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1):1920.
        [2]吴宁.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建筑与装饰,2020(27):110-111.
        [3]薛志德.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22~24.
        [4]童可为.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0):1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