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常用材料的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曹运佳1 张涛2
[导读] 摘要: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需要混凝土、沥青、钢筋、粗细骨料与防水材料等大量的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所选用的节能材料质量与标准要求不符,会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与使用寿命,为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应全面做好试验与检测工作。
        1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622550 2重庆正道路桥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 405904
        摘要:目前,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需要混凝土、沥青、钢筋、粗细骨料与防水材料等大量的施工材料,材料质量是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所选用的节能材料质量与标准要求不符,会影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与使用寿命,为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应全面做好试验与检测工作。文章将简单论述公路常用材料的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为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路常用材料;检测方法;控制技术
        1.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常用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材料、钢筋材料、路基施工材料、粗骨料、细骨料、混凝土添加剂、沥青材料等。(1)水泥材料由水泥和胶结材料组成,在其质量检测工作中,主要使用化学试验检测其凝结速度、胶结特性与安定特性。(2)钢筋材料包括原材料和连接性钢筋,在质检工作中,需要采用物理力学检测方法检测其抗弯曲能力、抗拉性能、伸缩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路基施工材料由矿渣与粉煤灰组成,在质检过程中须通过物理检测判断其细度、含水量、烧结强度是否达标。(4)粗骨料由鹅卵石、碎石和毛石组成,须采用物理试验检测骨料的粒径、表观密度和含泥量。细骨料主要材质是细砂,在质检工作中须采用物理检测法检验其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含泥量和筛分。(5)混凝土添加剂包括速凝剂、防冻剂和减水剂等,在质检工作中需要采用化学试验检测其Cl离子含量与坍落度。沥青材料由沥青结合材质构成,在其质检过程中须综合采用化学试验和强度试验来检测材料的强度等级、温度敏感度、塑性和黏结度。材料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具体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优化质检技术、手段和方法,准确把握材料质量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材料采购、存储、使用等进行追踪控制、严格的质检及全方位监督控制,能有效地减少质检中的漏错问题,减少因使用不达标、劣质材料而造成的工程返工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以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正常投入使用及使用寿命、性能和安全性,提高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益。
        2.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材料检测工作现存问题
        2.1公路常用材料检测设备仪器功能缺乏完善性
        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设备仪器的功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如果仪器精度和量程不符合标准要求,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精准,难以及时发现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此外,部分检测工作人员在开展材料质检工作之前未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会削弱仪器使用功能。
        2.2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量检测管理机制急需健全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工作相对起步较晚,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发展也相对较晚。部分检测机构尚未达到标准资质要求,没有设置完善的内部试验管理模式与检测机制。
        3.解决对策
        3.1优化检测仪器设备功能
        优化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检工作管理方案,必须着重改善检测仪器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引进新设备、高技术仪器,有效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做好设备的维修和养护相关工作;在使用前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校准,保证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3.2健全检测管理机制
        (1)完善检测管理机制,对质检的标准、安全监管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对工程全过程材料质量实施动态化的追踪检测和管控。通过优化和提升质检技术、手段和方法,准确把握相关要点,保证具体工作的落实,以减少因质检和监管不到位而导致问题。


        (2)应注意统一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检标准,在具体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应坚持节能环保原则,严格依据标准要求对材料实施全面质检,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施工企业应注意提高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的地位,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标准流程与监督管理制度,对检测人员的质检操作流程予以监督和指导。当前公路建设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各种新型材料层出不穷。检测技术更新速度相较于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较为迟缓,部分中小型施工企业依然使用人工检测模式,信息检测技术较为落后,难以准确识别材料质量问题。
        须全面加快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公路施工材料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健全施工材料检测信息系统,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准确判断公路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全面提升自动检测效率。
        (3)在公路施工建设中,应搭建专业的临时性检测基地,严格依据施工材料的质量标准为公路施工作业提供参考。通过开展专业质检工作判断施工工艺是否安全可靠,启用信息系统平台及时分享施工材料质检信息,不断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应做好信息收集整理与分类登记工作,为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编号、施工材料质检编号和质检结果信息组建相应的信息数据库,通过优化信息检索、存储与调阅功能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
        (4)施工企业应协同试验检测工作人员针对不同新型节能材料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法,如对水泥,应严格审核其合格证,做好进场复验工作,严格检测其强度与安定性是否符合节能标准要求,切忌选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原料;对于节能型混凝土集料中的掺合料,应按照《混凝土外加剂通用技术规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质检,仔细核查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与复检报告。对于防水材料,首先要判断防水材料属于刚性材料还是柔性材料,然后,根据材料类别实施相应的试验检测,确保其抗渗能力与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3.3培养高素质检测团队
        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强化检测团队建设,优化质检人才资源,因而,施工企业应综合培养高素质检测工作团队,全面加强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引导树立使用检测技术和试验方法开展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强化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并非只依靠前期的培训活动,现场指导工作也尤为重要。在施工现场,培训师可以对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规范与指导。例如,在水泥剂量检测过程中,指导正确运用EDTA滴定方法和四分取样法实施质检,通过试验对水泥剂量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水泥细度,要指导检测工作人员正确采用负压筛法将细读参数控制为≤10%。水泥凝结时间,分为初凝结时间和终凝结时间,均须采用标准法,结果发现水泥初凝结时间参数≥45min;终凝结时间,水泥凝结参数则≤10min。对于水泥抗折强度(MPa),指导检测工作人员在3d和28d分别采用标准法进行了检测,3d后,水泥抗折强度的参数是≥2.5MPa;等到28d后,水泥抗折强度参数≥5.5MPa。对于水泥抗压强度,应指导检测工作人员在3d和28d后分别采用标准法进行了检测,3d后,水泥抗压强度参数≥11MPa;28d后,水泥抗压强度参数≥32.5MPa。
        结语
        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检测仪器技术相对落后、检测管理制度须待完善、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等。对此,施工企业应注重引入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为公路施工材料质检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需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质检安全监管的流程,组建专业检测基地,不断加快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施工材料检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构建施工材料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另外,须通过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全面提高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质检队伍。
        参考文献
        [1]李洋,张红晶.浅述公路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5):186.
        [2]仇娅媛.公路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