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要自觉提升“七种能力”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5期   作者:郭志远
[导读]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
        郭志远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团委书记

        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强筋骨,做到能力过硬、本领高强,才能有效应对前行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接稳时代的接力棒。
        要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升“七种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七种能力”中首要的就是政治能力,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途径有多种,加强理论学习是首要和根本的途径,作为青年干部,尤其要把理论学习作为基础任务、终身课题紧抓不放。一是要原原本本学。原原本本学,是掌握科学理论的必由路径。理论的精髓深深蕴含在原著原作之中。如果缺失了原原本本学这个基础,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容易导致支离破碎、断章取义地理解,甚至产生脱纲离谱、跑偏错向的情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深刻鲜明的观点,每一段话都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一字一句、逐字逐句、原原本本认真地学,这样才能入脑入心,才能全面领会基本观点、深刻把握精神实质。二是要全面系统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要系统领会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学有所悟,通过学习把严谨的逻辑关系找出来、想清楚、连起来,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三是要联系实际学。学习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而是为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领悟好其背后蕴含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精神、真挚为民情怀和务实思想作风,立足岗位更好指导和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要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提升“七种能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七种能力”中,调查研究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都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为人民造福、要扎根于人民、做好人民的服务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青年干部更要志存高远、求真务实,以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当作自己的工作职责。一是感情上要“真”,情为民所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手中的权就难以真正为民所用,也就难以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青年干部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学习和树立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光荣感,只有从情感上认同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二是办事上要“实”,要制定正确的战略与策略,特别是要以解决民生为抓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都是党的细胞,都代表党的形象,每一项具体工作都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所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作风上要“优”,没有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就是一句空话。现实中,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作风问题,其共同点都是脱离人民群众。

青年干部处在打通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位置,面对 “小事”不挑不捡,面对“琐事”不避不躲,面对“难事”不慌不乱的务实作风必不可少,要坚持用群众认同的语言、方式、目标、做好群众工作,坚守道德底线,不断锤炼党性,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要在勇于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提升“七种能力”。青年干部必须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敢啃“硬骨头”,敢挑“硬担子”,敢攻“硬任务”,增强底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一是要做到统筹兼顾、通盘谋划。青年干部不论是来自综合部门,还是来自专业部门,都应该增强统筹意识和全局眼光,学会统筹好各个方面、各项工作的关系,既要精于自己的业务,打好点上的战斗,也要善于指挥面上的战役,实现整体推进,同时兼顾日常工作与突发事件,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有轻有重、有章有法。二是要做到敏锐见事、见微知著。青年干部要善于保持活跃、敏捷的思维,对手头资源优势用心了解、对各方面信息保持敏锐直觉,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同时,既要善于做好大事,也要勇于做细小事,把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培养成一种习惯,从一言一行培养,谈吐得体,举止得当,彰显个人人格魅力,体现良好道德修养。三是要做到深入一线、磨砺锻炼。青年干部的培养如同打仗练兵,需要放到基层艰苦环境中磨炼,越是困难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基层工作环境复杂,面对矛盾较多,突发情况时有发生,青年干部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真正练出做事的信心、斗志和勇气,为事业发展积蓄足够的力量。青年干部身处基层,应当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干工作,在艰难困苦中练就过硬本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惧任何风险挑战。
        要在锻造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中提升“七种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要像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会牢固”,青年干部只有坚持“钉钉子精神”,做到干字为先担当作为,才能不断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和抓落实能力。一是要增强担当作为的责任感。要强化“想为”的自觉,切实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切实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切实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要勇于自我革命,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时刻保持激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斗争勇气、斗争魄力,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主动在应对风险挑战、攻坚克难中担当作为。二是要提升担当作为的本领。干事创业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铁肩膀”。要克服“本领恐慌”,下大气力苦练内功,不断提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要顺应技术快速迭代和转型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三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青年干部必须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认识到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问题、忽视问题,经常走出办公室,跑客户、跑一线、跑基层,沉下去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并研究推进解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坚决防止弄虚作假行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张蓝图绘到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