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思考体会 高凯霞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高凯霞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这既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更是对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吕梁供电公司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这既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更是对国有企业在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可预见的是,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越是这样,就越需要国有企业承担时代使命。新时代,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以高质量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推动高质量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构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关键词: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引言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是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国有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工作“虚位”、思想“让位”、方法“等位”、制度“缺位”、组织“空位”等问题,亟需在思想引领、价值创造、管理链条、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深化融合。
        1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现存的问题
        1.1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部分企业由于对“两带两创”活动的价值意义和推进方式在思想上认识模糊,片面认为开展“两带两创”活动仅仅是党组织的一项党建活动,年度没有“两带两创”活动方案,项目设置上流于形式,推进过程中也没有对“两带两创”项目进行考核,结果以活动落实活动,在开展中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1.2管理模式落后欧
        企业仍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为主导,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未能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制度以及工作的有机对接。企业未能形成体系化的融合管理制度,导致在开展党建工作中,“谋一域”居多,“谋全局”不足,“被动地”重点整改突破多,“主动地”整体推进少。
        1.3融合不够,“蜻蜓”点水
        部分企业在“两带两创”项目的设置上,由于政治站位不高,对“两带两创”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仅仅将日常工作设置为“两带两创”的项目,缺乏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的立项。因此,在推进中存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度不深,“蜻蜓”点水,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的问题。
        1.4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过于独立
        更侧重于培养专业化的经营型人才,导致企业核心人员更擅长处理企业经营事务,但是不能熟练掌握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专职党务工作者往往由于缺少业务工作历练和基层工作经验,难以指导经营工作者如何更好地结合经营工作推进党的建设,并且易为经营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障碍,导致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的向心力不足。
        2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途径
        2.1抓好人才培养
        一是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根据企业的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完善的与公司管理相统一和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企业中层干部、后备干部及优秀人才队伍,形成以德树人、德才兼备的人才梯队。二是要加强对企业党务人员的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基层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业务能力及工作经验,培养既懂党务又了解经营的管理人才。三是要从考核测评、档案审核等方面,建立长期的人才监督跟踪管理机制,确保人才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步。四是要抓好工作创新。工作创新中包括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

机制创新要求企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通过制度建设、内控管理等手段,从战略规划、岗位职责、干部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促使党建工作与经营工作目标同向、措施同行、激励同步。工作方式创新是指利用网络化、数据化、信息化等方式提高国有企业工作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并且结合新时代、新思想开辟党建工作的新道路、新方法,促进工作实现科学化、质量化及精准化目标,以此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2.2在管理链条上融合,发挥提质增效作用
        党建工作和企业管理都是系统工程。要把党的建设嵌入企业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个环节,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党建工作安排,都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企业动员、组织、实施、保障工作质量,提高综合治理效能。在体制机制上融合,发挥保障支撑作用。企业制度的落实落地、管理的规范有效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支撑。要完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体制机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组织法定地位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细化党组织讨论决策的范围、流程及责任追溯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党组织和党员在生产经营中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的载体机制。
        2.3创建党建品牌,打造支部特色
        结合红色沂蒙主题和企业党建工作实际,创建了党委“红•动肥业”党建品牌。在此基础上,针对支部工作特点,总结提练了支部特色品牌和特色工作法,下属五个支部,生产一支部打造“五强化、五到位”工作法;生产二支部打造“熔融”工作法;生产三支部打造“合实硬三元素”工作法;机关支部打造“U创行动”工作法;经营支部打造“亲情”工作法。把党建工作融入到支部实际工作中,让党建工作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力抓手,增强支部工作的政治性。另外,党委向各支部颁发了品牌标识并在支部活动区域悬挂,把党建元素充实到生产经营的细枝末端。各支部围绕“军令状”目标和生产经营中的瓶颈难题,创新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支部工作在生产经营中既发挥实效,又体现特色。
        2.4抓好意识形态
        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把握意识形态方向,从新闻宣传、媒体舆论、线上网络等方面做好阵地建设,多种手段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牢牢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价值理念、发展战略、内在精神、行为规范等渗透于党建工作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企业文化促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的有机融合,建立以德立企的新机制。
        2.5融入公司制度体系
        一是统筹制度建设,将党建工作制度纳人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党组织和党务部门从顶层设计上就要融人生产经营制度的相关流程中,实现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无缝对接、有机融合,确保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机制等嵌人企业治理结构中,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中发挥作用。二是党建工作制度要与生产经营制度同步修订、互相协调、互相适应。当企业生产经营制度随着战略任务调整同步修订时,党建工作制度也要及时修订,确保各项制度紧密对接、不相互矛盾。
        结束语
        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好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部署,不断深化党建工作,提升党建质量,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凌霄,赵松,李本苍,喻乐.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企业文明,2018(12):63-66.
        [2]刘红梅.“强根铸魂把舵正帆”加强新时代企业党建——企业党建与生产经营实现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考[J].企业管理,2018(S2):322-323.
        [3].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企业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2):17-19.
        [4]陈词珊.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新思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206.
        [5]孟庆民,肖恩凯.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怎样创新开展[J].时代报告,2018(10):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