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 竺锡锋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竺锡锋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会对建筑竣工后的整体质量与使用体验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承建单位的充分重视。
        浙江金益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400
        摘要: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会对建筑竣工后的整体质量与使用体验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承建单位的充分重视。本文在剖析建筑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施工材料种类选择、施工程序把控以及不同建筑部位的防水防渗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施工技术应用的探究,以期为建筑防水防渗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1 建筑工程常见渗漏部位及其成因分析
        1.1 外墙渗漏
        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外墙渗漏问题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下述两部分内容:(1)一般而言,现代建筑结构采用剪力墙的情况较为常见,剪力墙通常采用砖体作为其砌筑形式,如若在砌筑时未实现均匀抹灰,极易造成砖体间的缝隙得不到完全填充的问题,在遇到降雨天气时会让雨水沿缝隙渗入,致使建筑渗水现象出现。(2)在对外墙墙体进行施工时,若封填空洞的作业不够细致,亦即封填不够密实,也极易引发渗水现象。
        1.2 屋面渗水
        屋面属于防水施工中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如若施加于其中的负荷超出屋面的荷载能力,即会造成不同程度裂缝的出现,加之所承受重力的增加,裂缝会继续增加,且其宽度亦会扩大,致使屋面渗漏。再者,屋面也会受到混凝土结构温度的影响,容易引起局部的应力集中情形出现,进而引起温度裂缝导致渗水。此外,若是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或是施工作业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
        1.3 地下室渗水
        引发建筑地下室渗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行大面积连续墙结构的施工作业质量不过关,致使墙体自然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产生裂隙,引发地下水渗入。(2)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未对施工缝予以认真细致处理,给地下水渗入地下室创造了条件。(3)混凝土浇筑作业未重视对光滑面的处理,对防水卷材的粘贴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当然,防水卷材自身粘贴质量的问题也会导致连接不密实等问题,引发渗水现象。
        1.4 厕浴间渗漏
        厕浴间的使用功能发挥通常涉及到大量用水,故而该场所会布设较多的水管,如若使用的水管质量不佳,或是水管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则极易引发相应的渗水问题。此外,厕浴间的进行施工时工艺不够精细,也会导致渗漏现象发生,如浴缸底部施工不够细致即会引发渗漏问题。
        2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2.1 合理选择材料种类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催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具体到防水防渗功能方面的材料,亦不可胜数。因而,工程相关人员应立足于建筑项目的整体结构及其竣工口应发挥的使用功能,紧扣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选择高分子型亦或是紧密型的防水防渗材料,并做到运用相对科学的施工工艺以期实现材料防水防渗功能的最大发挥。此外,不仅是采购人员需要对材料的基本性能指标以及具体质量情况进行准确把握,施工人员亦应将上述信息予以完整而细致的了解,并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之中加强对材料的运输与保管,及时排查质量隐患问题。


        2.2 严格把控施工程序
        此处以防水防渗施工通常选用的材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为例,对施工程序予以细致分析:(1)合理配置好施工材料,严格遵照说明书对材料配合比进行控制,调制的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对水量予以合理地调整,将水和涂料的粘稠度始终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2)应按照施工方案来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具体施工方案的制定要遵循施工部位之间的差异性,如浆液搅拌工作完成后务求时效性,应即刻将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去。(3)确保涂刷时间合宜,后续涂刷应在浆体彻底干燥之后进行,其间需要尤为注重间隔时长的把握。
        2.3 对不同建筑组成部分采取针对性策略
        (1)屋面施工技术
        建筑屋面的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如下:①密切结合屋面施工技术的实际特点,对防水防渗施工方案予以科学规划,具体则是通过找坡的方式来进行;②女儿墙作为建筑结构的关键部分,应当在其底层设置好导墙,具体可通过混凝土作业程序来完成,切实保障其防水防渗性能;③重视防水防渗材料的选择,对材料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进行详细调查,确保其材料能够满足相关要求。
        (2)外墙施工技术
        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如下:①合理地安排好针对于建筑外墙面的相关施工工序,部分存在于前期施工中的遗漏孔洞,要及时进行修复,消除渗漏隐患;②细致地清理好建筑外墙,除了修复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砂浆砌筑问题之外,还应对墙面进行必要的平整工作,切实保障好外圈的使用性能;③注重外墙的关键连接位置,确保此类区域均选用了合理的防水防渗技术;④在进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开展工作,杜绝操作不当引致的渗漏隐患。
        (3)厕浴间施工技术
        厕浴间是建筑物出现渗漏问题的频发地,在进行防水防渗施工前,应对其成因予以透彻把握,并据此科学选择相关施工工艺以及防水措施。考虑到结构以及管道是厕浴间渗漏问题的关键,需要注意好下述内容:①防水防渗施工的设计环节需要尤为重视厕浴间的结构连接处区域;②厕浴间管道布局务求科学合理,并选用优质管道以降低管道破裂发生的可能性;③厕浴间通常是用水量最大的场所,故而在其抹灰施工的过程中应加入适量的防水粉;④施工结束后需开展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只有其防水防渗功能达到既定要求之后方可竣工。
        (4)地下室施工技术
        针对地下室部位的防水防渗,应紧紧围绕“以防为主,以排为辅”这一原则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具体措施如下:①应对地下混凝土施工技术予以充分的重视,需要将管道安全置于首要位置;②进行铺设作业前尽量选择优质的管道,为了切实规避管道漏水情况的发生,宜采用预埋套管这一施工技术;③在地下室表面进行防水层的设置,并应用相关技术来降低渗水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单位需要在完整把握不同建筑部位渗漏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运用针对性的防水防渗技术,以切实解决好渗漏问题,提升建筑物的建设质量。此外,还应科学合理地选择好对应的防水防渗施工材料,严格把控好相关施工工序,制定相对完善全面的防水防渗施工方案,强化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性能。
        参考文献
        [1]李娟.建筑工程项目中防水防渗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77.
        [2]杜慧.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J].居舍,2020(14):39.
        [3]姜华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