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陈俐晓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陈俐晓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
        身份证号码:45222419870203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方法,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市场发展背景下,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的控制已然成为建筑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着眼点。所以,建筑施工单位方面必须要确保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时俱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真正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1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其质量管理工作做好,能确保工程项目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其使用安全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将房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做好至关重要,不断加强对该项工程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安全性。
        1.2提高整个施工单位管理水平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要健全施工质量的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满足对施工每个环节的把控工作。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企业要提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还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同时在社会中能够树立更好企业形象。
        1.3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不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可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中每个环节的监控,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损坏或材料浪费情况,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满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要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仅要满足施工成本的降低,而且还要加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
        2建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问题
        2.1设计质量问题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首要阶段,建筑设计对整体建筑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就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来讲,不少设计人员没有真正重视相关设计规范,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能深入到现场展开实地调研,导致不少设计环节到了具体施工时都难以实施。再加上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失,致使设计人员没能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来进行设计,甚至还有些设计人员会利用以往不能用的标准、图形等,从而致使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方案、设计图纸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部分设计人员在出现问题时并没能及时有效地采用措施予以补救,并最终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难以取得新的进展。
        2.2建筑材料问题
        由于施工企业购买材料时缺乏制度保证,库管人员责任心不强,难以严格执行制度安排,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查时,不能严格按照规定检查,使入库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建设效率差、质量低。施工单位负责检测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材料性能与质量评定的专业性较低。材料取样时出现取样频率不足或缺乏代表性的问题,导致建筑材料验收不当或漏检,致使工程出现潜在问题。
        2.3缺少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些管理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用不符合施工需求的材料,或者现场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而又缺乏有关制度的支持,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实权,无法有效对这些违规行为进行管理。同时,由于取缺乏追责制度,对部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震慑力不足,使一些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2.4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问题往往包括以下方面:(1)工程监督方过于依赖理论施工计划;(2)资金无法落实到位或者不充分;(3)在建设过程中,业主在查看已建成的部分之后不满意,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计划存在问题。除了上述原因,还存在其他因素,例如设备损坏、天气因素、技术缺陷等。
        2.5工程质量把控的疏忽
        现阶段部分的建筑工程单位并没有对相关的建筑工人与施工环境、工艺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造成原材料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存在着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建筑企业并没有按照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进行工作,缺乏相关的质量意识,是造成施工质量偏低的主要问题之一。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的进度,常常忽略了质量;有时为了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不得不减慢施工的速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的前期,并没有对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性的监督与检查,所以造成具体的施工缺乏协调性。
        2.6内部监管不够严格
        在建筑工程的内部监管中,一些监管人员极为不负责任,在发现工程问题后为了减少麻烦使用不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工程完工时也采取“纵容式”检查法,对一些重要工程建设点检查得不够详细,监管手段完全没有落实到位。且监管部门的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有企业人员、政府人员和施工单位人员,难免有些人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起了歪心思,在利益冲突时选择徇私舞弊,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完全达不到质量标准。总的来说,监管方面的问题是长期存在于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其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原因。
        2.7安全隐患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突发的安全隐患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施工现场堆放的垃圾杂物比较混乱,保证安全防护网无法真正发挥安全防护作用,而且部分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网的质量不符合行业标准,安全防护过于形式主义。其次,施工人员不具备安全作业意识,往往未佩戴安全帽就展开现场施工作业,而且在开展高空作业时,有部分人员不注意配挂安全带,大幅度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再次,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在部分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悬挂安全警示牌,但实际情况却是安全警示牌即警示装置安装数量极少,不能确保每个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都有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也没有安全警戒线安护。

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诸多高危作业,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触电危险,但明显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方面并没有专门为露天电箱设置防雨棚或未曾设置独立电箱,将用电安全问题直接暴露出来。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强化建筑设计质量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整体设计质量,就需要切实从建设设计人员和国家各项制度的落实方面展开。如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具体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且能够对相关设计法律法规文件加以了解和掌握,不断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认识到设计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和作用,使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得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亲自到现场展开实地考查,全面保证自身的设计质量。
        3.2优化建筑材料管理
        管理人员运用台账的管理方式,实时管理材料的存储、收发以及运输。要针对原料采购时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注重人员选配,保证采购材料符合国家标准。采购材料时,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产品性能、质量体系等进行综合对比,以保证采购建筑材料的质量。要对材料的抗压能力、抗拉能力、空隙率、密度等方面进行检测,要了解具体检测项目,以保证检测工作的针对性,有效判断材料是否合格。只有优化材料管理,才能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3.3健全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事前管理、过程管理与事后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人员进行高效管理,优化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建立追责制度,明确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使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制度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使管理制度得以有效落实。资金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直接关乎工程项目能否按施工计划进行、能否按时交付,因此,有关单位也应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做好核算工作,明确每一笔的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同时明确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3.4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需全面掌握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及施工器械的管理等,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进行细致化管理,保证各个阶段的施工进度都能够高度切合进度目标。此外,建筑工程管理者还需具备全程管理意识,从多角度进行研究和预判,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全程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在建筑工程决议环节,要完成好工程施工基础条件的优化,根据相关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进行各方面手续的完善,安排资历丰富的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评估,以有效提高管理实力。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决议时,管理者还需提升对工程招标的管理重视度,以确保工程实现有力竞争的状态。建筑工程企业需依据工程施工设计部门制定的施工绘图,提升对工程审核的重视度,科学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能力。
        3.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为建筑施工奠定了基础,是建筑施工亲重要的准备工作。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建筑企业更加顺利地实施建设工作。因为缺乏与施工现场的联系,需要加强企业对现场的把控,应进行实地考察,对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管理部门应该最大地实现自我价值,设定方案、实施方案、完善方案。要设定可实施的计划方案,对可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把控采购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尤其是在新型材料的采用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上报,尽全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分配好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确的情况。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考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施工现场做出贡献,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存在的问题,保证水电供给、安全监管、施工进度等等。
        3.6强化单位监管作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为了进一步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效防治质量通病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监理单位要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大纲和质量管理细则,对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认真的检查,在隐蔽工程覆盖前进行验收检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内容按照图纸要求和相关规范完成,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监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具有责任心和道德素养,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忽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监管作用,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7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是每一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务必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在开展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展开各项安全防控工作,加大施工现场对于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其次,安全管理工作务必要以事前防控为主,否则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将会为人员以及企业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建筑施工单位方面不能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仅看作是一句口号,而应该将其落实到每一名施工人员的身上,确保各单位人员均能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自觉参与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中。再次,安全问题无小事,企业应该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并巡视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酿成惨痛的后果。最后,一旦施工单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那么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后续问题给出处理结果,并且总结经验教训,对施工单位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
        结语
        建筑工程建设中,想要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应当深入了解施工工程管理重要性,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监督,将管理规范和标准有效落实,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对社会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当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性,推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满足人们生活实际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步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柄毅,王韶东.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2):123-124.
        [2]胡道敏.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16):149-150.
        [3]曾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砖瓦世界,2020(09):128.
        [4]马青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中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的价值及路径[J].居舍,2020(6):146.
        [5]颜廷钢.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15):119.
        [6]汤正浩.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居舍,2020(15):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