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宝安
[导读]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对于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效益,促进参建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对于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效益,促进参建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情况,利用调查法,分析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造价管理措施,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我国建设工程事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建设工程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日益提升,造价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如何规避造价风险是参建单位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特点
        建设工程造价风险主要指的是建设工程建设各阶段影响工程造价不确定因素总和,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特点主要为:(1)全程性。造价风险因素产生于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具有全程性特点。(2)多变性。建设工程造价风险会根据项目推进发生变化,在不同施工阶段会有差异化的风险因素。(3)被动性。建设工程管理人员无法提前准确预测工程建设中造价风险发生地点、时间,多数情况下,都只能尽可能制定防控措施,并在风险出现后进行及时解决,以降低风险造成不利影响[1]。
        二、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因素分析
        (一)决策环节造价风险
        在建设工程决策阶段,造价风险因素主要为:(1)区位选择。建设工程项目地域区位、文化区位、经济区位、环境区位会影响工程造价,不同地区具有差异化的市场人力成本、土地交易成本、设备材料成本。(2)项目规模。如果项目规模过大,就可能产生资源限制、资金链运转异常等问题,让企业受到经济损失,只有保证建设项目规模合理,才能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资金筹措。资金筹措方式、筹措结构、筹措成本会影响工程成本投入与施工进度[2]。
        (二)设计环节造价风险
        设计环节造价风险主要为:(1)设计技术。设计人员现场勘测数据调研结果、方案比对成效会影响后续施工方法应用合理性,进而影响工程造价。(2)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量相对较多,在设计概算工作中,可能产生高估冒算问题,影响工程造价管控效果。与此同时,编制施工图预算情况也会影响材料采购、工程量确认工作,进而影响成本投入。
        (三)施工环节造价风险
        在施工环节,造价风险主要为:(1)设计变更。设计变更会引发工程延期、费用增减情况,如果建设方提出设计变更量较大,那么就会对工程造价造成严重影响。(2)价格波动。建设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市场人机价格波动会影响工程造价。(3)现场管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会影响施工操作规范性、材料使用合理性,如果现场管理混乱,就可能产生违规操作问题,引发返工现象,造成成本增加,如果施工材料使用不合理,就可能产生材料浪费问题,增大成本投入。
        (四)竣工环节造价风险
        在竣工环节,造价风险主要为:(1)竣工决算。在决算工作中,对待分摊政策、分摊投资结转是否合理,征地拆迁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三通一平”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会影响工程造价。(2)竣工结算。竣工结算反映了工程项目真实造价,如果竣工结算工作中,送审结算书工程量与计算规则不符,准确性不佳,就会产生造价偏差问题,与此同时,财务会计审核工作中原始凭证不齐全,或是各项费用计取标准不准确,也可能引发造价风险[3]。


        三、建设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
        (一)决策环节风险管理
        在决策环节,为保证风险管控效果,首先,应做好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工作,项目决策者应在报告中清晰写出项目用途、决策目标、投资额度、建设标准、规模大小,与此同时,应对当地社会发展环境、区域经济环境、交易市场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为决策制定提供帮助;其次,应做好融资安排工作,项目方应与贷款机构、地区主观机构、地方政府部门和睦相处,尽可能争取各单位帮助与支持,与此同时,还应对融资渠道、融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降低项目融资风险,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设计环节风险管理
        为管理设计环节造价风险,首先,应强化设计变更管理工作力度,设计单位应对项目规模大小进行严格管控,根据建设单位审批面积编制施工图纸,并提供多种方案供建设方选择,减少因前期沟通不畅造成的设计变更问题,与此同时,还应结合限额设计与设计变更,动态化管理工程造价,对分项工程设置限定造价,根据限额谨慎实施工程变更;其次,应深入开展设计概预算工作,概算人员应与设计单位进行及时沟通,保证概算金额准确,与此同时,概算编制人员还应考察市场中的材料采购价格、人工价格、机械设备价格,避免有错套、高套情况出现[4]。
        (三)施工环节风险管理
        1.加强进度管理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可以避免因工期延误引发的造价风险,首先,参建单位应强化互相沟通,并主动联系金融机构,确保资金到位,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应及时划拨施工方费用支出,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其次,针对现场签证、设计变更、施工错误问题,参建单位应保证处理及时性,避免因问题处理延误而影响施工进度;最后,施工单位应做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衔接工作,避免因为衔接不当产生纠纷。
        2.重视索赔管理
        参建单位应对索赔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应构建索赔管理系统,利用此系统实时评估施工风险,动态监控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索赔事件,重点关注质量达标性、资料完整性、工期延误情况与项目施工结果偏差;其次,应保证材料采购及时、资金按时到位,避免因施工延期造成索赔现象;再次,应对项目隐蔽性、功能性施工内容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细节处理到位;最后,应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
        3.明确管理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应明确重点施工管理内容,保证管理资源分配合理。首先,应重点管理施工材料、设备,落实领料单制度,并做好存储保管工作,避免产生材料浪费、设备损坏问题;其次,应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施工中产生的临时费用;最后,应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资料管理工作,为合同更改提供帮助,减少索赔风险。
        (四)竣工环节风险管理
        在竣工环节,首先,参建单位应做好结算审查工作,对结算各个项目进行认真核算,避免因为计算误差让工程价款出现问题,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应要求审查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平、丰富工作经验,可以胜任本职工作,并与各参建单位形成有效配合,另一方面,应保证出具资料可靠,可以让工程造价得以真实反映;其次,参建单位应做好决算审核工作,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审核费用,保证没有高套、错套现象存在,针对实际结算价格超标现象,应对产生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保证施工每一笔费用支出合理,金额没有错误[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中,参建单位通过科学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做好融资安排、强化设计变更管理、加强进度管理、做好结算审查工作与决算审核工作等举措,可以有效规避决策环节、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竣工环节造价风险,以高质量完成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鸿鹏.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192+191.
        [2]李海云.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6):136-137.
        [3]贺子涵.建设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分析[J].居舍,2017(20):132.
        [4]姜艺雯.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100-101.
        [5]郭秀秀.建设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