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吴虎江
[导读] 摘要: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而言,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对于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切实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推进而言,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宇航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而言,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对于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切实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推进而言,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做好工程造价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能够取得应有的效益。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以及管理措施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0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迅猛的发展,政府等相关方面也进一步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着力投资相关项目,在此类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做好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是关键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针对工程造价管控工作而言,面临着很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或者不确定性,如果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并没有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或者审核处理不当,对于整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综合效益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据此,有必要针对该类项目的风险因素以及工程造价管控策略等内容进行探讨。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1.1前期的风险因素
        通过相对应的分析和调研,可以看出,对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造成风险的相关因素中,前期的风险因素占到75%以上,特别是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其前期设计和决策等等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项目调研和定位的精准性对于整体项目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项目财务的规划控制和概预算是整体造价控制的基础所在。除此之外,在招投标阶段对于工程实施主体的选择等相关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续工作的风险防范。
        1.2 设计阶段的风险因素
        针对各类工程项目而言,其设计质量如何对于整体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同时也是造价控制的基本依据和前提。设计阶段的风险因素决定着整体项目投资效益如何,在设计阶段所涉及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机械设备成本等一系列相关内容。
        1.3招标阶段与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所涉及的造价风险还包括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在工程的招投标阶段中涉及资金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然而在这个阶段,因为招标的设计方式和招标合同的制定以及选择等相关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由此导致造价管理存在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在该类工程的施工阶段,如果没有针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和核实管理,极有可能导致项目整体分析和项目质量审批等相关工作不够精准,由此会导致整体建筑工程出现十分严重的风险隐患,提升整体的工程成本,进而出现巨大的风险。例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洪水,地震,火灾等相关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持续上升,进而导致巨大的造价风险。所以在施工阶段要针对各类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确立应急机制,以此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有序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完成相关的任务,进而充分规避经济损失。
        1.4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的客观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在该类工程的造价风险中还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相关因素,由此导致投资计划所规定的投资额和具体的竣工预期不够吻合,这对于整体工程的造价会造成严重影响。


        2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2.1把握风险防范和控制原理
        在针对各类造价风险进行管控的过程中,要把科学分析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于不同阶段的造价风险因素以及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着重做好各类造价风险管理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工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造价风险总体目标,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完成相关风险管控目标,尽可能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进而充分规避或者降低各类风险发生几率,削弱风险危害程度。
        2.2阶段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确立相对应的管控标,明确项目的定位,进而充分分析项目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对于周边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衡量,确保拟建项目技术的标注指标不能过高。对于可研报告中过于简单的数据要确立多种方案,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比对,最后选出最优化的方案内容。同时针对目标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概算和预算,做好编制工作。同时对于最后工程竣工结算工作而言,也需要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对于各项费用进行严格把关,特别是针对费用额度比较大的项目,要加大审查的力度,以此规避各类造假风险。
        2.3传递性造价风险的控制
        首先,要针对造价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着重做好设计工作,针对可行性报告而言,要进行有效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图,然后结合国家相关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针对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同时,要充分明确不同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和角色,然后及时增强图纸审核和中途设计的变更监督。如果项目需要变更,要提前提出,确保变更更及时有效,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变更带来的损失。同时,要着重做好工程量的变更管理工作,也要针对组织、设计、施工等相关方面进行协调,逐步完善融合,针对工程量变更管理工作进行严格要求,着重做好质量把关工作,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造价管控效果。针对原材料的价格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把握好市场行情,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安全可靠、正规优质的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的过程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招标竞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出造价管控成效。
        2.4 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产业调控机制
        通过建立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机制,以此有效规避或者减少环境因素所导致的造价风险。例如,政府要通过行业预测的模式,针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发展信息等进行及时有效的管控和发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相对应的预报信息,针对工程造价风险进行切实有效地识别和判断,以此有效落实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充分的消除。
        2.5做好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与处理
        工程项目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工程验收阶段才能看出这样的现象。因此要着重做好该类问题的管控工作,进一步加大监测和监管的力度,针对各类风险因素或者意外情况进行严格的把关,确立系统完善的预警机制,以此规避各类问题出现。工程的不确定风险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针对某些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可以有效预测。因此,在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各类风险因素或者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预警和估算,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警规划机制,针对已经识别的项目风险采取已制订的预警机制进行监控与处理,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消除或者降低相关风险因素所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所投资建设的项目日益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着重做好相关造价风险控制工作,结合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识别,然后进一步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此使项目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尽可能以最少的工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史立杰.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及其管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1).
        [2]郭秀秀.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3]姜艺雯.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方法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16).
        [4] 卢迎华,杜冰.新清单计价规范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工程造价风险控制与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9(5).
        [5] 林焕杰.论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核风险的控制[J].建设科技,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