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杨光
安徽省亳州市丹华小学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其中提到使用数字化工具,而信息技术课是学习使用数字化工具的重要途径。创客教育丰富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创客教育的可行性,以及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变化,探讨了从教材中设计创客活动、结合实际生活、拓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内容,以推动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小学 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教学
创客是指因兴趣爱好而试图将各种想法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以新的教育理念带来教育思想的转变,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一、创客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
1、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
将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方面,创客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创客教育以实现创新设计与制作为基本实现形式,使学生体验到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创客教育活动会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创客教育鼓励学生思考和实现自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造力将得到释放,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2、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可行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面向全体学生,结合项目主题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知识共享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创客教育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共享意识,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创客教育可以多方面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主题设计理念。学生在开展创客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客教育给信息技术教学所带来的变化首先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变化上,我们都知道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构成,但在创客教育开展之前,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软件学习为主,从office办公软件系列到flash等都是以软件应用为主,创客教育倡导造物,更多加入了硬件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软件驱动硬件,从而与现实生活产生更紧密地联系。
创客教育也应注重编程的内容,强调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更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价值和学科特色。在小学阶段较多选用的是Scratch软件,另外像3D打印和激光雕刻这样的数字化工具类课程也越来越约广泛地进入到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中。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创客活动十分可行。
二、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
1、通过整合创客教育模式转变现有教学模式
现在大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演示操作方法和布置任务,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将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客教育以解决问题、创造作品为基本形式,可以采用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可以将这些教学方法整合起来,形成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创新教学模式。具体为:确定主题、激发创意、探索创造、设计制作、交流分享。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第八册《毕业留念展风采》一章中,制作一个以"毕业留念"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任务来介绍多媒体知识,训练采集、加工多媒体素材所需技能,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创客教育理念,以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小组分工协作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大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创造力。这部分教材是一个资源整合,同时也涉及到前几册的知识。教材将一个完整的多媒体制作活动分成若干小任务,教材还提供了配套光盘,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尝试完成各项小任务。学生在参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采用项目学习方法的式,并将项目进行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够阶进的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最后老师进行拓展总结,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继续做有意思的东西。
2、让创客教育的内容以教材为基础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教材的应用,要根据信息技术教材来设计创客活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到办公软件的应用,再到程序设计、动画制作,可以说无所不包。
例如,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它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操作即时运行,即时可见结果,还能随时改动。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编程教学。在它的官网上简洁而明确地指出了它可以做什么,交互故事、动画和游戏,重点是要培养孩子创造性地思考,系统地逻辑思维和与人协同工作这些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需要的基本技能。我们来看一个接水果的游戏,通过scratch编程实现,同时使用红外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实现了体感控制。这是一个创客教育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的案例,通过制作体感游戏,将软硬件结合,编程使用相同的技术但呈现出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同时重视分享的过程。
3、让创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创客是把创造性的设计付诸实践的人,创客教育活动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将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创造力,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自己的创造性作品。
例如,当重要的节日来临时,学生会寄祝福卡片来表达自己的祝福。教师根据节日特点创设教学活动,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创意制作祝福卡片。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用画图软件绘制卡片,也可以用word软件设计贺卡,最后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学生非常兴奋,自己的创意转化为作品。创客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激励,要做的东西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想做,也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创客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创客教育活动的重要价值,使学生积极参与创客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动手能力。
4、让创客活动拓展至课外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间非常有限,一般每周安排一课时。将创客教育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然会增加教学内容,延长活动时间。这样信息技术教学课时就不够了。我们可以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客活动拓展到课外活动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创意。
三、结语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应该注重创客精神和创客文化的体现,应该遵行好玩、简单、低成本、易操作、可扩展、有内涵的原则。我们倡导创客教育,任何好的教育理念最终还都是要落实的学生的成长上,当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设计、制作,仅仅指导和辅助学生完成创客作品,并让他们的创意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和更多人交流,尽善尽美。创客教育的深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创客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推进创客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创客教育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参考文献:
[1]钟柏昌,张禄,王艳霞.创客教育的现在与未来.人民教育.2018
[2]王超,创客教育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17
[3]梁森山,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