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中学体育常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4期   作者:李萍
[导读] 虽“疫情”依旧,然生活、学习仍得继续。

        李萍
        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学      312065
        摘要:虽“疫情”依旧,然生活、学习仍得继续。学校教学自复学以来采取了各种各样地防护措施,各年级逐步错峰开学。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伟大,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祖国的强大。当前防疫的特殊时期,我们一线体育教师身上又担负起了新的责任,在防疫工作紧抓不松的特殊情况下,如何解决常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去认真思考和落实。
        关键词:疫情  防控  中学学体育  常规
        
        一、引言
        我们不仅要认真落实各级部门的防疫政策,同时最关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体育课堂的安全保障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体育课堂教学拿出具体方案,做到精细化管理。每个环节都要充分演练,做到复课、防控两不误。为了确保顺利上好体育课,学校体育课堂工作在准备中不断挖出潜在的细节问题,并逐项解决。
        1.每个班从教室到操场的路线全部固定,路面上还贴有导引线。特别是初一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为了避免班级交叉,设计了常规路线,学生从教室到操场活动场地根据导引线,能毫无障碍的到达目的地,保障课堂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整齐有序的队列,是疫情防控下体育课堂的安全保障之一。
        2.每个班的活动场地全部固定,不能交叉使用,并且分年级段上课和活动。学校9位专职体育教师,大家商量划分好各自的上课区域,互不越界,防止出现班级碰面和交叉。                        
        3.每个班的队列保持固定,排队行进,提倡个人练习。平常的体育教学不但有小组合作练习,还有自由组合和个人练习等多种练习方式。“疫情”防控下的体育课堂取消了小组合作练习等,一律听教师指挥进行个人练习,这样有效地预防了学生之间地肢体碰触,做到预防为主。以武术操教学为例,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学生掌握新技能,增强了体质。教师教得尽然有序,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4.上课时,学生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的间隔,所有的运动器材都是一用一消毒,由专人负责管理等等,也提倡学生自带器材。如短绳,毽子等
        5.适当调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把一些需要同学相互合作和保护帮助的内容滞后,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武术操和韵律操等教学内容往前提,把垫上技巧等需要保护帮助的往后放,这样就有效地避开了同学之间的接触。还利用短绳进行花样跳绳教学,避免1分钟连续跳的枯燥,很受同学们欢迎。
        6.错开体育课时间,让学生在室外锻炼,由于学校运动场地较小,要求合理安排课务,充分利用学校的其他空置场地。
        三、循序渐进恢复运动
        对“宅家”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在学习的同时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也能提振精气神。然而,考虑到学生居家的运动量较小,身体素质可能有些下滑的现象,学校现阶段的体育课内容以恢复体能为主,适当安排一些强度较低、难度较低、和多抗性较低的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
        1.科学设计体能教学,尽快恢复学生体能。开学后,安排了2-3周的体能练习,根据学校的场地和器材,及学生的自备器材,合理科学体能的设计,做到学生兴趣高、练习效果好。

如跳短绳就是一项很好的恢复体能的运动项目。这项运动不但场地要求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效显著。每一堂体育课开始后,在完成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之后,我安排了1分钟的跳短绳练习,这样对恢复体能有极大的帮助,顺便也锻炼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一举两得。同时也适当布置家里练习的任务,这样每天循序渐进,学生体能逐渐进入了状态。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根据上级部门对体育课的要求,以避免学生出大汗而造成的普通感冒,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最好是小中负荷,练习密度适当降低,大致控制在25~30%。教学中,合理设计练习的间隙调整,给学生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多采用积极性调整,如立姿或者坐姿的肌肉韧带的拉伸。课中适当增加放松部分的时间。
        3.关注学生练习中服装,适时“脱”“穿”,特别是避免因为衣服过多而出汗过多的现象。
        四、研究教学提高效果
        “疫情”下的体育教学,对我们体育教师又是一个新的考验,我们要转变思路,以人为本,即落实好“防疫”工作的要求,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所以需要各校体育教研组长和老师们认真研究。
        1.科学教学内容的安排。“疫情”下的体育课到底安排什么内容,在前面已经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但是每个学校的学情不同,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力求做到练习方法的新颖和实效。
        2.抓细节。“疫情”下的体育课,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如前面说的服装的“脱”“穿”提示、教师个人的“防疫”方法等。我们还要关注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身体情况,课前必须落实检查、课中观察、课后学生反馈。
        3.落实规范。“疫情”下的体育课,更需要加强规范的管理,学生进出上课地点的路线、学生的间隔等。
        4.多关心。因为“疫情”,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的关怀,特别是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适时做到心理的辅导。
        5.体育教师自己要注意安全,不仅是日常的“防疫”安全,课堂中教师要做好“防疫”的表率。
        6.多交流多沟通。针对体育课教学课堂和学生表现情况,多于班主任沟通交流,提前了解“特殊”学生的情况和反馈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特别是“防疫”相关的要求。
        五、其他
        1.服装问题。按照要求,着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2.戴口罩问题。如果按照前面的要求,如固定场地、上课中学生的间隔等能处理好,学生可以不戴口罩。
        3.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好掌握预防,避免感冒发热。
        4.器材问题。按照学校的体育要求,一般情况是学生能自带的自带,如果不能自带的,要做好器材的消毒等工作。
        5.注重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展现给孩子积极阳光的一面,让他们首先在内心感受到温暖。
        六、结语
        疫情仍在肆虐,在体育课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教师必须要能够合理的利用课堂资源,让学生有序地接受体育课堂教育,帮助学生调整出最好的身体状态,从而从容的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吴健.关于“疫情”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建议,潥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0(04).   
[2]王登峰.疫情下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教学与研究   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