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革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尚育小学 530732
摘要:复习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自我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及习惯的养成。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课程的开展,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复习课程,实现有效教学,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课;有效教学
引言:
六年级教学中,复习课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需要复习与掌握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从一到六年级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阶梯式的成长,因此,更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复习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
一、系统性复习
为了促使复习课的有效性得以提升,首先要针对具体学科,形成具体的教学策略,针对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六年级属于高年级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构建学习框架,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形成系统性的复习。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构建不同的学习框架,如词语复习框架、阅读复习框架、作文复习框架等等。以作文复习框架为例,根据不同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设置中,会以一个学期为例,引导学生完成指定数量的作文,因而在复习课上,教师就可以形成作文复习专题,来提升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与意识。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写作手法、模仿创作、自我创作四个步骤来实现[1]。首先围绕学期内学生个体完成的写作内容进行点评,运用积极的教学评价语言,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然后评选出相对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班级内的公示和传阅,通过对于优秀作品的解读,引出相关写作手法和教学重点,从而促使学生获得引导和启发,在此基础上开展专题复习教育活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样化复习
很多教师在开展复习课时,都采用单一呆板的复习方式,如对于句子的复习,通过不同句子及修辞手法的探讨,让学生理解不同句式的情感表达,然后引导学生展开练习。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这样的教学行为司空见惯,缺乏新鲜性,另一方面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因此很难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多样化复习方法,促使学生形成有效复习。
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诸如情境教学复习法、合作学习复习法、竞赛游戏复习法等方法。以竞赛游戏复习法为例,教师针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课本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词展开复习专题教育活动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二到三人,通过写出不同的字,让小组成员抢答组词,或通过小组听写比赛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复习。通过游戏竞赛的方法,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能够自主的开展复习学习活动来应对竞赛,一举两得。此外,竞赛游戏更加贴合学生心理,相对于传统的听写复习方式而言,传统的听写教师在无形之中施加给学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惧怕听写,而竞赛游戏则让学生愿意主动开展听写环节,受到学生个体的认可,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更佳。
三、阶梯化复习
六年级的复习课要与低年级的复习课区别开来,实际上,复习课的开展与练习题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期或学年内的教学效果进行直观反馈,是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在为复习课设计练习题时,要考虑到其实效性与引导性,阶梯化开展复习练习,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具体到实际中,首先题型的选择上要全面,教师不仅仅要布置与六年级相关的课程内容的练习题,还要练习之前学过的内容,形成连贯性的教学考察,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六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科幻探险的文章,如《鲁滨逊漂游记》(节选)课文,就属于其中一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形成“人与自然”的专题复习,纳入包括四季美景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比,探讨不同的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实现有效连贯的复习目的[2]。其次,要设置梯度练习,如教师除了教材内的内容考察与复习外,可以穿插一些课外的练习题内容,基于学生一定的自我提升空间,促使学生通过练习题实现递进式的成长。最后,教师要保证练习题的针对性。学生之间是存在 个体差异性的,不同的学习个性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表现也不相同,同样题目有的学生能考高分有的学生则考了低分,考低分并不一定是能力弱,但是会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打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型,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复习的机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文化底蕴,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复习课的开展,无疑是这些重要意义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本文仅从理论层面展开了讨论,望广大相关教育工作继续深入探讨,提出更多建议与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正晓.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 ——以六年级教学为例[J].新课程·上旬,2019(03):222-223.
[2]郑恩标.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9(19):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