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框架的学校选课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鞠晓云 张雪
[导读]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阶段,
        鞠晓云  张雪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政府对数字化和信息化政策的大力支持,智慧校园和数字信息化的概念逐步得到了推广[1]。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学校学生增多,课程种类也增加,这使得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负担加重。对于学校来说,课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整个学生学习的中心。
        本篇论文主要是利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SSM框架、Java平台开发了一个面向学生课程的系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校管理课程的负担。
关键词:数字化;SSM框架;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
        1.系统框架设计

        本篇论文主要是采用SSM框架进行了设计,下图是学生和教师在本系统的使用过程图:

        正如图所示,教师和学生登录到系统,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后,去数据库调用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同时调用数据成功以后,返回用户需求。
        2.SSM框架介绍
        (1)Spring介绍
        Spring框架是一个开源的,完全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与EJB相比它属于轻量级,轻量级主要表现在:Spring依赖的资源少,Spring消耗的资源也比较少。Spring-data分层结构所表达的含义是一站式,而在每一个层都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控制反转IOC与面向切面编程AOP就组成了Spring的核心[2] 。
        (2)Spring MVC介绍
        Spring用来实现MVC的交互,将Spring中的Web模块看作成是Spring MVC,Spring一般用来为展现层服务,可以向展现层提供一些优秀框架,早期MVC是由模型,视图,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模型中包含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两部分。Spring MVC是一个基于请求驱动的Web框架,并且使用了前端控制器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设计,根据请求分发的规则将一些请求分发给相应的处理器进行相应工作的处理[3]。
        (3)MyBaits介绍
        通常可以将MyBatis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可以支持大部分的SQL语句的查询、存储,以及映射,MyBatis的使用给我们带了极大的便利。MyBatis消除了几乎所有的JDBC代码和一些用户配置的参数以及实现了对结果集的检索封装。MyBatis可以使用简单的XML或注解用于配置和原始映射,将接口和Java的POJO映射成数据库中的记录[4]。
        二、系统设计
        学校选课系统是为了将学生和学习资源能够实现一对一的对应而开发的系统[4]。为了让我所设计系统可以吸引用户,本系统主要是一种简洁的设计风格,给用户一种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效果,给一些新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系统的界面是白色为主要色调,给用户一种清晰、简洁、大方的感觉,色彩协调,便于用户使用。如图所示是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图: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分为了三个模块,而各个功能模块的相关功能如下:
        管理员模块: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管理员对于课程的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管理员浏览痕迹查询、修改其他用户以及自己账户密码的功能。
        学生模块: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分别是查看所有的课程、查看自己已经选择的课程、查看已经修过的课程、查看自己的历史足迹、修改密码的功能。
        教师模块: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分别是学校当中的教师对于自己所需教授的相关课程进行管理、查看自己的历史足迹、修改密码的功能。
        三、系统界面
        1.管理员界面
        在登录界面中,管理员可以输入账号admin,密码123,点击登录按钮后就可以进入系统。如图所示的课程名单管理界面:


        2.历史足迹界面
        本篇论文最大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历史记录的查看,教师和学生以及管理员都可以查看自己的历史足迹,假设用户想要找到自己之前浏览的信息,可以通过这一功能模块,历史记录界面展示如下:


        四、总结与反思
        本系统用Java语言开发,系统基于MVC模式,后台使用了SSM框架进行开发 [5]。 SSM框架,是网站开发中比较主流的应用框架,框架拥有许多优秀的类库和组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开发速度,也为系统的某些性能提供了保障。本系统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功能、教师信息管理功能、实现了平时课程的电子化录入和统计。通过录入的信息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反馈给教师,更加凸显了现代社会中数据的价值。本系统开发时间有限,后期需要代码的进一步优化,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同时需要预留足够的接口,为其他系统的访问提供入口,实现更大的利用价值。系统完成了平时课程管理的相关界面和业务操作,希望可以早日应用,真正帮助高校实现电子化统计。


        
参考文献
[1]基于三层架构与MVC设计模式的古文化展示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韩寅莹,刘永齐,康月,任永强.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07)
[2]孙旸.基于SSM框架的高校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3):48-50.
[3]彭勇,陈俞强.基于SSM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03):81-83.
[4]李雪平.基于云计算的智能选课系统研发[D].成都理工大学,2018.
[5]方翼飞.基于SSM模型的三亚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8):1-2.

作者简介:鞠晓云(1997.1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