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环境中适老性的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4期   作者:辛圣炜
[导读] 随着我国人口趋向于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适老性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辛圣炜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趋向于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适老性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为提高老年群体居住环境舒适程度,本文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实际调查,对城市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进行研究,为适老性规划设计和落地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居住环境;适老设计;老年空间设计
        引言: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现有城市居住环境已无法满足老年群众生活需求。解决该点问题,相关人员必须从老年群体的角度出发,积极进行适老设计,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居住环境适老性的目的,对提高我国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适老性基本影响因素
1.1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发展历程
        我国各历史时期均存在相应的老年场所,其对老年群体生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述表格进行分析,可发现随着朝代更迭,养老场所数量及功能性也在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多数孤寡老人的首选居住场所。当下城市居住环境中适老设施的缺乏及对适老性设计的忽视,致使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2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因素的关联性
        老年人生理需求因素如下:首先,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可发现老年群体受到生理机能的影响,对生活设施进行使用时将受到一定阻碍,从而导致其日常生活遇到困难[1]。其次,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将无法进行自理。因此在开展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老年群体生理变化内涵进行综合考虑。老年人心理需求因素如下:多数老年群体对社会信息具有获取欲望,且对孤独感具有极高的排斥性。老年人行为特征因素如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老年群体外出活动时,主要活动区域为住宅、相邻社区以及市中心等,而主要活动目的是锻炼身体、促进邻里关系以及购买食物等。由此可见,老年群体行为意识具有极强的稳定性。
1.3城市老年空间的居住基本动态
        首先,我国有学者针对老年居住环境面积与户型进行研究,并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现代老年人倾向于居住在面积为80~120m2的空间中,且对两室一厅具有更高的接受度。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避免空间面积过大。其次,老年人在居住空间内主要活动内容为家务劳动与休闲活动。因此对老年居住环境进行设计时,应从老年自理能力的角度出发。最后,老年群体在养老机构中的心理安全感相较于居家养老明显较差,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老年人长期需求进行综合考虑。此外,应确保老年群体用餐时能够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收听。
2、城市老年空间中适应性的设计原则
2.1无障碍
        首先,考虑到老年人腰部无法承受过量负荷,且地板极易导致老年人发生跌倒,从而对其健康安全构成威胁,故而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剖析老年人行为意识,并不断对老年居住环境进行优化,以此实现从根本上对老年人困难障碍进行清除。其次,实用性与舒适性是老年居住环境的设计理念,因此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增加基础设施,使其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保障与支撑,从而促使老年人实现无障碍生活。
2.2情感化
        该项设计原则主要指从老年人心理的角度出发,并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满足老年人心理及精神需求的目的。首先,为避免老年人出现跌倒等现象,工作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时,应尽可能加强居住空间的柔软程度以及地板防滑性。其次,必须对玻璃材质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良好的采光性促使老年人心理形成愉悦感[2]。最后,由于色彩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故而对居住环境进行设计时,应对不同功能区采取不同色彩设计方案。
2.3智能化
        在现代网络科技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行业。因此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将该项技术手段引入老年居住空间设计工作中,从而实现为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老年人生活舒适感以及心理健康程度将显著提升。
3、老年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应用与延续
3.1老年居住空间中适老设计的具体应用方法
        该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客厅适老设计。首先,应尽可能使沙发左手边正对大门。此外,对沙发座面尺度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特征。其次,为提高老年人舒适感,应在沙发上放置抱枕。最后,对茶几位置进行设计时,应加大其与沙发之间的距离,避免老年人与茶几发生撞击;②餐厅适老设计。对餐厅位置进行选择时,应尽可能将其设置在厨房与客厅之间,以此减少拿取食物的时间并促使老人能够在用餐过程中与在客厅活动的家人进行交流。此后,对餐厅灯光进行选择时,应以柔和光为主,并适当添加能够增加食欲的色彩。针对桌椅设计而言,必须添加坐垫与靠背,并采取上窄下宽桌椅腿部设计方式,以此加强老年人用餐舒适性;③厨房适老设计。对厨房进行设计时,应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老年人弯腰次数;④卫生间适老设计。卫生间在老年居住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卫生间进行设计时,应加强地板防滑性,避免老人发生跌倒。此外,应在马桶附近设置扶手,以此为老年人起身提供助力作用;⑤卧室适老设计[3]。为保障老年人睡眠质量,宜设置1800mm*2000mm*450mm尺寸的双人床,避免老人互相干扰。此后,应在床边设置支撑可隐藏式扶手。在此基础上,若老年人无法顺利起身,可对该扶手进行利用,若不存在相应需求,可对其进行调节,以此避免阻碍日常活动。
3.2老年空间中“本意”下适老设计现实状态的延续
        该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传统与现代的兼容。从现实角度出发,我国社会认为老龄化是一种静止现象,并未对老化过程形成正确认知。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我国多数老年人选择将自我价值与家庭进行联系,并将自我与邻居关怀进行结合。其次,多数老年人愿意进行独立生活,并对私人空间具有较高的关注。以此为基础,老年人精神需求及心理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在现代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孝道观念将与现代进行充分结合,并推动城市居住环境适老设计发展;②物质与精神的协调。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此前我国老年居住环境设计与传统空间设计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其难以满足老年群体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在此基础上,老年人不仅生活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将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适老设计中,应对该种现实状态给予高度重视,充分明确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并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物质及精神需求;③生活意境。为促进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设计人员不仅需要对物质生活形成正确认知,而且还要尽可能提升意境层次,即促使老年群体保持心情愉悦感以及良好的自理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在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城市居住环境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为提高城市环境适老性,相关人员必须对适老设计给予高度重视,明确老年人心理特征因素,并严格遵循相关设计原则,从而达到加强城市居住环境适老性的目的。基于此,我国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星,吴洪宝,田维忠.现代城市居住环境中居住环境的构建[J].居舍,2019,44(07):3.
[2]曲嘉瑶.城市居住环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8,19(12):44-54.
[3]赵美玲. 城市居住环境中适老性的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33(09)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