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荷
晟远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成本消耗最多的环节,具备良好的降耗潜力。工程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采取综合性的管理策略,营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对成本造价进行控制,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工程造价,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引言
做好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可以决定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而复杂且联系紧密,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收益。
1造成成本造价失控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水利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各种现代化的施工建设技术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利项目建设效率的提升。然而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方的造价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成本资金投入过多而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了较大影响。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造成成本造价管理失控的主要因素有:
1.1管理因素
施工方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导致整个造价管理工作毫无头绪,比如说制度空缺、管理失当、管理人员自身原因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施工建设单位各部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保持一致性,制定好的一些规定制度也没有贯彻落实。
1.2施工因素
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不但会对水利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增加返工次数,导致成本增加。施工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人员没有进行考核,施工作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频发,设备运行管理和施工工艺的选择不合理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1.3组织因素
水利工程项目属于大型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都可能对工程整体质最带来影响。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计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造成工程建设阶段不能够根据预期计划来操作。施工组织不科学导致施工单位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任意的调整施工方案,导致成本的提升。
1.4技术因素
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不但可以促进施工建设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建设成本。而考虑到增加施工作业成本,施工单位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另外技术落后导致作业难度的提高而出现较大的成本损耗,造成造价控制工作失效。
2水利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措施
2.1施工前的合理安排
在进行施工前,要对工程的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进行严格的预算。因为外界环境因素会影响施工的进行,所以在选择施工时间的时候都比较严格。根据有关部门对冬季和雨季施工进行调查,冬雨季进行施工会额外提高成本大约8%。此外,还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核对和研究,对工程容易发生变化的环节密切关注,实时对工程进度进行查看,对工程的投资进行严格策划。
2.2细化施工管理,控制预算外费用支出
2.2.1 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
水利水电工程费用占企业资金的比重很大,一般占预算的70%左右,占总费用的80%。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对材料的价钱和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进行材料选购的时候,要多购一定的材料进行储备,以防出现意外情况影响工期。另外,由于市场的变动,材料价格也在动荡起伏。调差人员应对市场进行严密的调查和数据整理,整理好后送到造价人员的手中,造价人员再根据资料价格进行资金预算。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建筑材料的价格都会有所上升,而一旦进入5月份,价格比较稳定还有可能下调。施工单位不会要求降低报价,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市场的调查会使企业降低投资成本。
2.2.2 严格控制签证和变更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常常会因为实际情况进行变更,由于设计因素进行变更是最常见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对变更进行把关,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规程制度,对必须进行变更的设计,特别是对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时候,要经过设计、监理、建设单位三方一起签字后才可以进行变更,而且还应该提前对变更进行施行。以免拆除已完成或者正在施工的部分,对工程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建设单位会把工程都交给监理方进行监察,很少过问建筑的施工进程。其实不然,建筑单位获得的资料往往是监理方在一段时间内的工期状况,这就使得建筑单位不能时时对建筑项目费用的变化进行随时了解。建筑单位应该要求监理方对工程进行实时汇报,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还要有现场签证,避免在进行结算时出现扯皮现象。
2.2.3 规范索赔行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工程索赔也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索赔是双向的,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索赔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工程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比如影响工期、质量,甚至会激化矛盾,引发治安事件等。妥善处理索赔事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工程索赔的处理必须有依据。在合同文件中有文字依据,或虽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可以根据该合同的某些条款的含义推断出的,都可以提出索赔,这就要求仔细理解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也可以双方的往来信件、各种会议纪要、各种报告及原始凭证为依据。这就要求双方都要保留好这些原始资料,作为索赔的依据,避免因证据不足引起双方纠纷。以上两点是索赔事件中的关键,必须全力做好,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2)发生索赔事件应及时处理。索赔事件发生后,索赔的提出和处理都应当及时,否则,对双方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承包人的索赔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可能引起承包人带情绪施工,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引发工程成本问题,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同时,索赔的处理还必须坚持合理性原则。既考虑到国家的有关规定,也应当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让承包方漫天要价,也不能对承包方的合理要价压得过低,以免挫伤承包方的积极性。
(3)加强主动控制,减少工程索赔。对于工程索赔应当加强主动控制,尽量减少索赔发生。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做好管理工作,把工作做得细一些,想得远一些,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对于不可避免的也要尽量让时间最短、费用最低。这样才能使工程顺利进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约工程投资、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2.3及时做好工程预算工作
水利工程都实施完毕后,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的最后工序,工程结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工程结算要根据施工现场和签证为依据,把工程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核实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工程量是施工费用的主要依据,在实际结算中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隐蔽性,进行工程量的确定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核算的重点,也是难点。施工单位往往夸大或者加大工程的使用量,将原本不符合工程量的工程项目或已经取消和删除的项目都算进工程量中。针对以上情况,建设单位要对工程量进行仔细的核对和审查,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不符合计划的工程量进行删除,漏记录的工程量进行添加。核对人员要注意套用定额和选用单价,实现承发包双方利益的平衡。对于一些其他的费用,应该按性质进行分类,再根据合同和相关规定进行分担。
3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造价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它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有效的造价管理工作要求各部门能够主动履行自身职责,同时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配合,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控不单单要求建设单位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施工单位的配合,最终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竣工,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能够获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断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洁,焦欧阳.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9(20):152.
[2]王永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38-138.
[3]姜坤.基于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