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记岐
身份证号:3725231975013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则是维持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因此建筑公司应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对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发展会促使建筑行业的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的提高,使得建筑行业更加有序和高效的发展,也会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机制良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人民对居住环境需求的提升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许多压力和挑战,因此,为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社会效益,需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切实强化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我国建筑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带来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和就业机会,但是相关的管理机制仍待进一步改革,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国内也缺乏成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所以相关工作应切实加大对其的完善力度。
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领域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几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建筑领域异常活跃,建筑经济迅猛发展,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渐放缓,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背景下,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果企业想要在当前的建筑领域更好地立足,就必须要调整发展思路,真正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严格来说,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具有从属关系,质量是当代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施工指标之一,如果项目自身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有损于企业形象,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验收,而且还会产生额外的施工费用,一些严重的施工质量问题,甚至要推倒重建,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当前这种复杂的市场形势下,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规模大、复杂性高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必须要通过高效的施工质量控制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防控。从企业的发展层面上来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进行,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市场形象,帮助企业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从项目自身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项目建设产生的影响,给人们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高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了项目自身的建设效果以及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意识不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建筑企业未能重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安全制度,只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许多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检查,从项目管理开始就没有重视安全问题,无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未能实现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在项目管理中,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会对建设项目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许多情况下,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只关注经济成本而忽视安全管理,不仅损害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公司的社会信誉。另外,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中,安全隐患预防机制只重视事后预防,而忽略了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无法贯彻落实安全预防的措施。
2.2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出于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则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由此才能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势潮,较好地满足企业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未能重视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产中,即可以明显提生产水平,但依旧没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部门人员随意配置以及成本负荷过重等问题,以随意裁剪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2.3建筑工程监管不严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施工过程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复杂,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都不够重视施工管理工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只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监管项目的实施,严重的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甚至不予理睬。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实时监督,才可以在发生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监管力度并不强,无法实现全面监督。所以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分析并处理,进而影响施工质量。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举措
3.1提升安全意识
安全是执行任何工作的重要前提,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工作环境和工作行为足够安全,才能促进各种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项目负责人应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并规范施工行为。另外,还要注重安全体系的构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奖惩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效约束员工的施工行为。
3.2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工程管理体系之后,需针对企业的有关机构体制加以创新与优化,使其适应现阶段由于创新管理模式而带来的改变。关于项目生命周期,主要针对合同失约期而言,那么此时经理部门则不是外派机构,且逐渐转变为建筑企业的“子公司”。科学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掌握责任制度,也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健全的法人财产制度,保证项目经理能确定界限财产。除此之外,借助法人财产的建立可以敦促法人承担有关责任,并且企业会对于界定的法人财产明确项目经理部法人所处的地位。要是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财产,则不是建筑企业当中的法人。在这一形式下,建筑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部可以在市场中达到独立运营的效果,从而对相应的法人责任独自承担。
3.3创新监督管理
创新监督管理对建筑企业对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每个建筑工程施工细节的严格把控,最大程度地节约工程成本,增强监督管理工作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各个环节入手,提升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二是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监督管理有助于安全责任的落实到位,让工程中每一个施工步骤都有对应的负责人,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有效避免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事故,防止对施工进度和工程成本造成不好的影响。
3.4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
若想有效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则需要管理人员的支撑。因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尤为关键,有关管理人员应具有创新型工程管理观念,能充分适应创新型管理机制,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投入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在实践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与钻研,为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发光发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高荣华,冯飞,张前进,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2.
[2]张雷.浅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3):15.
[3]朱岳均.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