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月4期   作者:任广谊
[导读] 合同管理工作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且合同管理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任广谊
        身份证号码:37130219840615****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合同管理工作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且合同管理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根据实际工程管理经验可知,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为了确保合同管理项目能够正常运行,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1 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现状
        1.1 投资追加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仍然没做好工程建设前期造价控制工作,也没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建设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思维才能取得新的发展。但是由于意识水平不高、前期控制不到位等,在施工中企业往往需要多次追加投资,这显然不符合建筑企业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目标。
        1.2 合同管理存在问题,使造价难以得到控制
        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但仍有一部分建筑企业不考虑市场大环境,以压低价格的方式企图获得中标机会。具体而言,建筑企业所提供的标底往往不够客观,无法有效地代表工程实际造价,在双方有合作意向并签订合同的时候,才临时调整标底,这就给本来有余地的造价控制带来不便。
        1.3 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不够规范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监理工程师对造价控制和预结算的了解不够,导致了签证过于随意的问题,甚至有的监理人员不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就直接签字,或让施工企业直接代签,这必然会导致施工签证管理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施工中投机取巧、巧设名目办理假签证,这也会导致现场的管理混乱。
        2 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的实际影响
        2.1 合同模式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若工程项目的总价合同条款已经确定下来,后期是不允许变更合同价格的,在这种状况下,施工单位需要承担项目工程总量变动以及价格变动存在的风险。合同模式的选择会对工程结算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固定总价合同模式相对比较有利,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时,要以项目施工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为基础,但是固定总价合同并不适用于建设周期比较长、设计不够深入且工程投资的规模比较大的项目。通常情况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如果面临的风险或者不稳定因素比较多,如果使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可能会存在工程量计算出现错算、漏算的问题,无法确保项目工程量核算的准确度,致使部分合同条款内容无法实现,严重减低合同的实际约束力,对于工程的结算以及造价控制非常不利。
        2.2 合同履行阶段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
        由于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因此做好施工时间管控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建筑企业在履行合同条款的同时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项目建筑企业要明确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效完成合同管理工作,避免由于合同管理不到位给工程造价带来影响。如果在该阶段,合同管理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工程结算以及工程造价,从而造成工程成本管理失控。所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做好合同管理非常必要。
        2.3 合同变更条款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合同是工程结算以及造价管理的主要依据,所以要确保准确清晰描述的合同条款,避免由于合同条款描述不清楚、内容界定模糊致使后期合同条款变更缺乏相关依据和统一标准,引发后期工程结算纠纷,给双方造成经济损失。一般来说,合同都会在条款中标明:“如果发生重大变化,经建设单位认可可以对合同价格进行变更调整”,但是在合同中并没有定量分析这里所说的“重大变化”,所以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依然会出现经济和法律纠纷。


        3 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策略
        3.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水平,企业就必须尽快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正式投入施工之前,需要理顺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处理紧急情况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确保双方能够按章办事、自觉承担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造价合同管理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改进;也可以和其他单位的合同管理模式进行比对,从而找到造价合同管理中的漏洞,达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只有这样,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2 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合同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监督合同履行情况,只有做好监督工作,双方才能按照合同约定自觉执行。在合同存续期结束之前,造价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对各项数据加以整合归纳,并做好后续的比对工作,保证合同档案的管理效果。另外,还应该对合同的条款及其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对和检查,从中发现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并及时督促对方有效执行。
        3.3 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时,企业需要适当地提升入职门槛,加大对应聘人员的考核力度,并严格遵守考核标准进行录取,确保每个入职的合同管理人员都能够拥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另外,对于已经在岗的合同管理人员,企业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采取定期组织员工参与专业培训活动、聘请专家到企业进行宣讲、安排骨干精英人才到先进单位进行学习等方式,为员工创造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工作能力的渠道和桥梁,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为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做好准备。
        3.4 高度重视合同文本形式与合同内容
        1)在签订工程造价合同的时候,企业需关注合同文本形式,对内容进行逐一审查,发现不正确、不准确的内容需及时进行调整。2)正式签订工程造价合同之前,有关人员需对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市场标价等进行收集和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施工的造价情况,确保合同内容的合理性。3)合同内容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充分明确合同双方应履行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发生推诿责任现象。
        3.5 加大合同索赔管理力度
        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务必关注索赔管理,对日常管理中的有用数据及纸质资料进行收集,并根据合同内容进行分类。一旦发生需要索赔的问题时,可第一时间聘请律师、委托仲裁机构进行责任认定,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寻找索赔所需的证据,最后完成索赔流程。只有这样,工程造价合同才能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文书,企业的应得利益才不会受到损害。当然,索赔管理这个步骤除了比较烦琐,往往伴随严重的造价问题,因此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控制好项目施工项目整体质量,避免在造价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和分歧,尽可能不进入索赔程序,使建筑工程顺利完工。比如,可以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负面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报价进行准确核算,加强竣工阶段造价验收,从而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及风险控制的效果,在造价合同的规定和约束下,顺利地完成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住时代机遇,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工作,从而提升双方合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要通过风险控制及合同管理措施解决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根本上为企业施工经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赵路靖,何一帆.探索精细化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积极影响 [J]. 商讯,2019(18):141+143.
        [2] 土木工程网.工程分包结算审计内容及重点 [J]. 中国招标,2019(44):138-139
        [3] 唐荣秀.采办及合同管理对工程结算及工程造价的影响 [J]. 居舍,2019(12):114-115.
        [4] 闫小娟.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对工程结算的影响 [J]. 建材与装饰,2017(50):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