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环
陕西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针对肺癌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研究患者带管出院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化疗且长期置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出院指导为基础,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与PICC置管护理知识知晓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肺癌PICC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帮助患者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肺癌;PICC置管
肺癌是目前临床善发病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患者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转移与复发,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以此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文章摘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化疗且长期置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出院指导为基础,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癌化疗且长期置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出院指导为基础,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25-75岁,平均年龄(50.23±1.36)岁;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26-75岁,平均年龄(50.54±1.8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差别,可用于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向患者讲明PICC置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叮嘱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防护,并让患者在出院7天后回医院接受换药冲管等维护工作。
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出院指导为基础,联合延续性护理:
(1)在医院内部成立住专门的肺癌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包括护士长与3名及以上护士,共同对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
(2)向患者强化管道维护知识宣教,进行知识评估工作。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在出院前接受常规的护理指导,然后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对管道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遵照医嘱的行为,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落实不充分的地方进行重复再次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到遵医嘱的重要性。
(3)建立微信群开展护理指导。在肺癌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出院之前,将患者及其家属添加到延续性护理微信群中,护理人员在群中每日发布常规的护理知识,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日常应注意的事项,具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的形式,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PICC置管管道维护的认识。同时,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解答与交流,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4) 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3-5天,护理人员以电话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置管周边皮肤的状况、置管贴膜是否脱落、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等等。并且在电话中叮嘱患者准时到医院接受PICC置管冲管的维护工作。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PICC置管护理知识知晓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与PICC置管护理知识知晓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2。
.png)
3、讨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管是一种操作简捷的治疗方式,可以方便肺癌患者的化疗治疗,是现阶段肺癌化疗治疗主要采用的治疗技术[1-2]。但是由于患者在化疗治疗的过程中,每一疗程之间的间隔时长为21天,这期间允许患者带管出院,因此针对这类患者予以延续性的护理方式成为了医疗服务界研究的重点[3-4]。文章摘选100例肺癌化疗且长期置管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出院指导为基础,联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与PICC置管护理知识知晓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
肺癌PICC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帮助患者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懿,周海燕,吴明花,戈晓华,俞群,朱圣媚,王瑛,袁佳妮.奥马哈系统作用于肾脏造瘘患儿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02):201-204.
[2]师海峰.延续性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4):176-178.
[3]夏薇,杨晓梅,姚蕾,王伟娟,邓卓.互联网联合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PICC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21,42(01):48-51.
[4]杨莹莹.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院外维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02):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