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础》教学的体会和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吴薇薇
[导读] 生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基础科学,其是以连接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学科
        吴薇薇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职业教育中心  325500
        摘要:生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基础科学,其是以连接基础与临床之间的学科。并且相应的课程教学也以复杂性、逻辑性作为主要特征。当下对于生理学开展相应的教学应当是以怎样的形式来进行,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本文以《生理学基础》的相应教学体会,引发对当下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生理学基础;教学体会;思考
引言:由于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稍微有些欠缺,在对其进行生理学基础教学时,教学实施较为困难。而当下,为了提高中职学生在此课堂的学习能力,必须尝试对现有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全方位提升中职学生对于生理学基础学习的能力。
一、生理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理论,缺乏实践
        《生理学基础》作为医学生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在学医环节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践行医学生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当代使用的人体生理学相应的教材以及课程体系与当今实际的教学需求逐渐脱轨,不能达到培育高水平医学人才的目的。因此对当下《生理学基础》课程改革以及知识体系更改是势在必行的。需要改变教材,注重理论却弱视实践的现状,一切以实际学科应用角度出发,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二)学习效率低
        《生理学基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知识面广泛且理论知识性较强。由于其课程本身的特征而导致许多中职学生都不能充分对其进行掌握与吸收。此外学生还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该课程的整体学习效率偏低,常出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概念混淆以及理解的偏差等,甚至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故当下教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参考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精选教学内容
        (一)讲解最新科研
        我国教材对于医学方面的引用在基于基础科学的层面缺乏时代感,而对于许多前沿的新技术的讲解还不够充分。从而使得学生在完成医学的学业以后,在初入社会无实际的使用价值,当前需要对课本教材进行改革,引入最新的国际科研成果来提升学生们视野。医学作为一门比较前沿的学科,理所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在完成基础的学习以后,还需要对相应的新技术进行拓展来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对当下行业走向的及时了解。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规划学习路线与学习侧重点。
        (二)科学史教学
        在《生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医学科学史的教育环节。

通过对医学史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以及其重要发展来源,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医学创新精神,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医学素养。例如,针对胰岛素研发的契机,可让学生学习胰岛素研发的时间以及其相关的背景。其次,让学生了解胰岛素改革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如何实现大批量生产的等信息。对于医学的学习,不单是从技术层面进行考虑,还要从其来源进行追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使学生在往后的医学创造中能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三)理论实际相结合
        此外,在实际的教育中应当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解决。最主要的是要发现问题,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生理学基础》是基础课程之一,其涉及到的基础科学较多,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其课程开设的主要内容大多数是联系临床实践的,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当教授学生引入相关的病例进行探讨,而应对相应的病例,在实际环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解决。
        三、改革教学方法
        (一)多媒体技术
        对于《生理学基础》中许多抽象的问题,单凭课本知识的描述以及学生脑海里的构想,是无法完成对其深入的认知。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抽象的问题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将信息多元化、数字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对于医学的学习兴趣,另外还可以减少教师进行黑板书写的时间,将更多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对比教学
        在教学环节中,由于生理学相对而言其知识较为抽象、复杂且相关推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对比教学法,运用表格、数列等形式,简单明了的对知识点进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对于细胞转运物质的方式进行细致的对比,动物细胞是以怎样的形式转运,而植物细胞又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物质转换,通过类比相似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对其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加深学习印象的目的。通过对比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思维发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结束语
        对于《生理学基础》相关课程的开展,教师应当以实际的教学现状来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优化教材中所欠缺的知识,引进前沿技术,保持知识的前沿性。同时课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提升学生对于医学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方向,同时借助当下的信息技术来拓展学生的认知层次,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地展示出来。此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实际与理论相互结合巩固其所学。
        参考文献:
[1]靳小勇. 《生理学基础》教学的体会和再思考[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6):179-179.
[2]徐芳. 中职护生《生理学基础》翻转课堂的思考[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7):67.
[3]周斌. 中职护理生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0):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