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3期   作者:屈虹迪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需要达到教育新标准,在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元素,让学生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具备科学的文化思想。

        屈虹迪
        台州市育英中学  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也需要达到教育新标准,在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元素,让学生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具备科学的文化思想。尽管文化导入一直被教学所推崇,但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作出探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学科背后蕴含的文化,还要在此基础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面对这一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和开展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针对“中英文化失衡”的现状,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全面加强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作用
        高中英语课程中包含众多关于“文化渗透”的有关内容,将必修四作为例子,每个单元中都存在着各种文化内容,比如地理环境、人文活动、风土人情等。文化对语言思维以及习惯存在着重要影响,学生必须拥有超越文化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将文化思想融入英语知识中,在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足够理解的同时,也能够灵活的通过语法讲出流利的英语。文化的特性让文化内容表现出多样化,教师需要结合各种文化系统的进行讲解,让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高中英语的应用广泛,比如生活交际、习惯用语、词汇语法等,都对语言学习的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此看来,针对高中英语教学必须更加深入的去研究英美文化,这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文化有效的融入到教学中,更加丰富了语言的学习。
3 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
        一些教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课本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阻碍了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习惯性围绕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等,学生的思维被禁锢,以至于难以培养出跨文化意识。
        3.2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渗透本国文化
        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带入到阅读内容中,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会依据本民族的思维及道德标准来进行理解,导致理解上出现偏差。虽然课堂上引入本国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但也造成学生对他国文化产生误解和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
        3.3 一些教师对阅读教材的分析不够深入
        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一些教师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课程讲解上,知识储备量不够,无法深入讲解他国文化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故事等,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具有局限性,不能准确地了解异国文化,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发展。
4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实践
        4.1 结合阅读内容,准确导入中国文化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渗透中国文化的时候,应紧紧围绕英语阅读教材,寻找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并结合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导入相应的中国文化内容,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进而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英语学习的综合素养。

以“The Olympic Games”阅读教学为例,这一篇文章对古代、现代的奥运会进行了讲解,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就以北京奥运会作为切入点,寻找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引领学生在“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会徽、歌曲、开幕式、闭幕式”等环节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进行学习,主要包括中国画卷、以“和”为贵、京剧锣鼓、秦兵马俑、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天人合一的哲学等,通过中国文化的展示,使得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英语阅读学习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4.2 以教材为出发点,在课堂上逐步渗透文化教育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以教材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入跨国文化的教学。同时,在英语考试的题目中也应该涉及关于英语文化的内容,加强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重视。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英语词汇与语法是语言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应科学建立学习小组,开展讨论教学,引导学生选择文化主题进行讨论,对课本问题进行深度讨论与交流。例如,教师在介绍古今中外的节日时,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外国一些节日的由来及文化背景,使学生不仅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也要了解他国节日文化,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4.3 创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去展开交流,不仅在宣传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场景安排上,创造文化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将与教材课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和学习辅助工具推荐给学生,在这其中包含大量文化信息,与此同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启示。伴随着学生逐渐对英美文化的加深了解,他们就会产生不同的兴趣。一些学生喜欢欧美电影,一些学生喜欢欧美书籍,还有一部学生对国外风土人情以及自然风光十分感兴趣,让学生多去听、去看对学习文化是十分有益的。再如,教师还可以将英语文化演变史作为主题研究,向学生介绍英语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汉字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才得以形成的,英语也是这样,教师可仔细讲解英语在各个阶段以及社会环境中,是怎样传承且形成现在的语言的。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搜集以及整理名言语句。例如:《圣经》中的“伊甸园”意为“Garden of Eden”,其与汉语中的“世外桃源”十分接近。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Shylock”表示奸诈的“守财奴”。在英语中拥有较多十分常见的短语以及典故,比如“strong as a horse”意为气壮如牛、“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意为过河拆桥、“Loveme love my dog”    意为爱屋及乌等,这些短语可以助力学生说出地道的美式英语。丰富的语言储备能够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还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将英语文化渗透到英语的表达中。
5 结束语
        在以后的几年,文化导入会不断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教学内容的拓展也将会和素质教育相辅相成。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质的加强发挥出巨大作用,文化导入的方式和内容也会不断完善。其不仅是以教育为出发点去创新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思想为重要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针对学习习惯需要的文化主题,增强其实用性使其发挥出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雅丽.文化导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20(04):67.
[2] 黄铭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学建议[J].英语广场,2020(01):127-128.
[3] 芮琼.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初探[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31):46.
[4] 蔡丽达.分析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J].校园英语,2019(40):112-113.
[5] 刘婷,李海超.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新课程(下),2019(0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