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荣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63小学 830011
摘要: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引出课堂内容,并且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本文将简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想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以及方法,方能保障课堂提问发挥自身效用。
一、创设提问环境
环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到课堂之中,在环境中进行提问,能够让其更加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课文中的场景以及问题在课文中的体现,能够帮助其更好由问题去理解课文,进而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1]。提问环境的创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名人名言引入等,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能够适用于课堂提问的环境。在创设提问时,教师需要首先考虑到课文的内容以及需要提问的内容,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爱好所在,确保该环境是他们切实感兴趣的,并且愿意深入其中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该课的内容,通过班级内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为课堂创设一个具备抗争精神的环境,在该环境下,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圆明园毁灭于哪一年吗?哪一个时期?”由学生回答出具体的时间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随后引出该课的教学“那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一下1860年10月6日的圆明园所遭受的伤害。”以此将学生带入到课文当中,让学生主动深入到该课的学习当中。
二、把握提问深度
问题的深度与学生的回答将直接体现出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以及课文内容的了解[2]。在部分新课的教学过程中,如若一开始就设计难度较高或者深度较深的问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兴趣造成不利影响,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产生畏惧心态,不能以探寻的方式去学习课文中的内容。在小学课文中,蕴含着较深含义的课文并不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一课,该篇课文涵盖着一定的隐喻内容,这些隐喻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很明显是不合时宜的。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如若直接对这些隐喻的内容进行提问,那么就不能期待学生能够切实按照鲁迅的想法,对问题进行回答,如若予以否定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予以肯定,将会导致学生秉持错误的认知对该课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就要合理的设计提问深度,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该课文中隐喻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四角的天空”这一句作为提问的源头,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吗?”如若学生无法在几个回答中得知答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看向窗户,并询问“这样的天空是不是就是四角天空呢?”随后引申出闰土的“见多识广”与“四角的天空”形成的对比,以此说明四角的天空代表着“井底之蛙”般的短见,并以此引出鲁迅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人们只能看到的四角天空,进而延伸出其中的隐喻,拔高文章立意。
三、优化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是具备多样化的,不同的提问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以及感悟也是不同的[3]。过于单一的提问方式,不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中的知识,反而会成为课堂上的负担,让其产生“不要提问我”这样的消极思维,这显然无法发挥课堂提问的真正效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需要提问的内容,决定提问的方式,适当的转变提问手段,并且根据每个问题需要进行的思考容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另外,提问也并非是即问即答的,阅读前提问、阅读后回答,课上提问、课后回答等,都可以被良好的应用于课堂提问当中,通过多样的提问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与时间进行思考。并且通过该种方式,让他们能够在切实得到答案后自主回答,而非畏惧回答错误,这样一来,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提问与解答也变成了询问与回答。
例如,《草船借箭》一课,在正式展开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就该篇课文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草船借箭是怎么借的呢?是谁借的呢》?”这一问题较为简单,部分稍微了解三国演义的学生可能会抢答出在诸葛亮大雾中躯船前进等,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借箭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会出现歧义,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后再回答该问题,了解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等等,进而能够完整的回答该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应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通过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其了解课文,学习知识,并掌握其学习效果,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莉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问技能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6:217-221.
[2]王艳玲.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的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9:106-108.
[3]陈文霄.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提问的引导策略[J].文学教育(上),2020,0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