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杨月
[导读]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中依赖教材内容
        杨月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教学中依赖教材内容,采用单一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较少。学习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少自主学习积极性。目前种植学校课程建设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混合教学提高专业素养,文化课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未落实。要想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需有效利用混合教学手段优化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中职语文;混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引言
        新课标提出,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语文综合实践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内容,但组织起来特别麻烦,课时也不够。一节课下来,只有几个学生能有机会实践操练。但实践活动如果举办成功,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之前笔者在课堂进行了模拟应聘活动,学生分组上台模拟应聘,但耗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没轮到上台的学生又在台下吵吵闹闹,效果不尽如人意。后来进行反思,就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效果显著。课前学生分组录制模拟应聘小视频(学生分角色扮演应聘者和面试官)并上传到微信群或QQ群,学生也饶有兴趣地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评出最佳作品。线下课堂,则再次让学生现场进行一次最佳作品的模拟应聘表演,师生进行点评。接着教师再出示一个得分较低的视频作品让学生点评,这样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就明确知道面试应该遵循的原则和面试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个活动就是典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线下组团完成任务,评分,线上分享视频作品,教师线下组织学生重现最佳作品,师生线下共同点评,找出作品的不足并加以改进。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这次活动人人参与,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工合作协同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后来笔者又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海报的写作练习和产品解说,两次活动都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学习资源深化
        学生的学习认知当然,我们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最根本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职语文课堂上所讲解的具体知识点,对此,中职语文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多项学习资源及其丰富的、便捷的功能,用其辅助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一种趣味化的方式中更快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继而深化自身的语文学习认知。


        例如,《拿来主义》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其是鲁迅先生于1934年所写的一篇杂文,鲁迅先生所写的文章大多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便为学生们的认知与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们普遍感觉这一文章较难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有重点地把当时鲁迅先生所写这一文章的社会背景进行了描述与详细讲解,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以供学生们参考,这样一来,学生们对鲁迅先生创作文章的背景有了更好的理解的基础上,其自然也便能非常轻松地掌握鲁迅先生所写这篇杂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及所想传递出的主旨内涵。此外,在网络学习平台中,我还为学生们准备了一项特殊的、实践性较强的作业,即学生们要针对当前社会中所存在的“拿来主义”现象进行沟通互动与交流。这样一来,《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便不仅仅是停留在教材上的文字内容,更重要的是其走进了学生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们的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了极为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们能在理解“拿来主义”的基础上,更好地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多项功能我较为方便且快捷地达成了实现了上述教学操作,而学生也能在大量信息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鲁迅先生《拿来主义》这一文章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三、利用微课导入,增强学习兴趣
        精彩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活语文课堂,改变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让中职语文教学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过去因为中职语文课程存在课时少、进度慢等情况,不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在分析和感悟文本内容时,也因为欠缺必要的学习能力,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过,中职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本身就对移动技术设备与网络环境比较熟悉,对微视频导读等方式有着浓厚兴趣。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要求引入微课教学方法,并在课程导入环节运用微课,真正聚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点,让微课在语文课堂上大放光彩,提高导入质量。例如在教学《六国论》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借助微视频给学生呈现作品背景,运用独特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以及主旨思想的理解水平。在微课视频中,从战国末秦朝灭掉六国的历史史实谈起,回顾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大致剖析六国走向覆亡的原因,在视频中特别指出作者所处时代体现北宋时的局势,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作者在创作本文上是想要利用六国灭亡的史实借古讽今,让北宋统治者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快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不受时间、空间、环境的限制,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课堂之上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并积极开展教学尝试。学生也要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积极适应混合教学模式,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志瑜.突出职教特色,构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105-106.
[2]沈月华.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混合模式[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3):8-9.
[3]陈志雄.中职语文混合式学习模型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6):8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