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周琳
[导读] 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

        周琳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江苏苏州  215300
        摘要: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并且精心研读好教材内容,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尽量减少教学的投入,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学习质量。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阶段,暴露出的学生学习兴趣低,语文学习质量差的问题。本文简述了相应的教学实施对策,不足之处,还望同仁给予斧正。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一问题一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集中思考和探讨的重点。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教师过于重视枯燥的理论讲解,轻视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学习效率自然也就越来越差。而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之后,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它为创新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现象的探讨,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意识和自学习惯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整理好的知识交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去进行枯燥的背诵,这种方法远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去自主尝试学习新的知识要略逊一筹,从一定的形式上来说,也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善于扮演智慧的“渔夫”,认真教授学生“捕鱼”的技巧,使得他们拥有自学的能力,如此,他们就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新课开课前,自己去阅读新的课文,寻找课文的生字、生词,自行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的方式,理解汉字和词语的含义,从而理解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如此,教师在实施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学生还可以定时去复习,养成一种习惯,比如,每天背诵一首古诗、练习一面字帖或者是阅读一个童话故事等等,如此,坚持自学,假以时日,低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就会获得综合有效的提升,更与此同时,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效性。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曾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知识教学,而轻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的现象,让低年级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而显然,如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在各大中小学校开始普及和应用,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将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教学内容,让丰富的文字、趣味的图片和生动的音频信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很好的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好课堂上这45分钟的时间,教师教的轻松,学生更可以学的开心。比如,在教学指导《8静夜思》一课时,对于诗人李白先生所表达的借月思乡的情感和意境,低年级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出来,利用计算机下载并安装flash软件,并在课前绘制相应的动画元素,制作关于“李白在窗前徘徊,遥望天空的明月,联想远在故乡的亲人”的动画视频,视频中更需要插入名家朗诵的音频信息,如此,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构建音诗音画的情境,更可以调动学生模仿名家朗读声音的兴趣,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朗读、学会停顿以及学会如何去品味作者细腻的思乡之情,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三、把握教学“快慢”节奏,便于学生理解
有效的课堂教学,还在于教师可以视具体的情况,如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知识的难度等,来调节课堂教学的“快慢”节奏,但学生整体理解程度不高时,教师可以适当减缓教学的速度,做重点剖析,而当学生需要学习一个单元或者是一课的难点知识时,则可以多一些耐心,一次引导不成功,我们便尝试第二次,两次不成功便尝试第三次,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整体来说不高,所以,教师放慢教学指导的速度,多尝试几次,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受到了重视和关心,那么,自然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此,“亲其师,信其道”,则有效、高效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构建将不再是一个假设。
        四、引导学生合作演绎,锻炼学生“说”、“读”能力
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出语文教学的重点,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比如,基于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了解,我们可以知晓低年级学段的孩子平时比较喜欢看动画片以及模仿一些故事中的人物和角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结合着角色演绎的情境来引导孩子们进行口语交际和阅读理解呢?
比如,在教学指导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七课《动物王国开大会》时,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个故事中一共讲到了几个角色?第二,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个会议是谁主持的呢?哪些动物又是参与会议的对象呢?第三,最后这个大会开成功了吗?”由此,通过提问这三个问题,激发小学生的课文阅读兴趣,让孩子们带着兴趣到课文中寻找答案,活跃语文课堂,并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其次,我们还可以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由结合为学习小组,自主选择想要参与演绎的动物角色,比如,老虎、狗熊、狐狸和大灰狼等,然后,每位学生记下自己要说到的“台词”,课下自行制作动物头饰和服装道具,课上大家分小组、分批次轮流到讲台上表演,满足孩子们角色模仿演绎心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寓教于乐语文课堂,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故事演绎结束后,也会懂得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充分思考,做思维严谨,详细周密的人的重要性。
        五、多用激励手段,少用批评指责
教师的激励和鼓励,就像是一轮火红的太阳,它可以温暖学生,照耀课堂,从而帮助提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而相反的,批评、指责手段,则会如同寒冷的风霜,侵袭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退,降低教学效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方法,比如,多在课堂的提问环节,发出动员,如“这个问题并不是太难,老师希望大家都能举手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希望看到你们勇敢的身影!”或者是在发放完某一次的考试试卷后,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次的考试虽然有的学生成绩较为优秀,但老师希望他们不要骄傲,也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对此我想其中也有一定的我自己的原因,可能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太符合大家,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还会继续调整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和大家一同进步和努力提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和语文知识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出自己的个人魅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语文学科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让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并且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此,才能开发学生的多元潜能,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底蕴,深化其文学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整体教学效率,构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锦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18).
[2]叶娟芳.字理识字,打造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高效课堂[J].新课程,2020(40).
[3]王希宇.在趣味中延展识字教学[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