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生
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中心小学 湖北嘉鱼 43722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核心素养目前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通过落实核心素养渗透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内涵,所以必须要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科学优化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和技能,目前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设定教学的目标,分析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效的提升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和突破口,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起语文素养,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核心素养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被文本教材束缚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和教材文本进行结合,但是一定要避免被文本所束缚,目前我国在落实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对文本过度依赖的情况,所以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没有真正的去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拓展学生知识的宽度,这样并不利于在课堂的学习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学生的世界观,不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目标不够具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针对语文核心素养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所以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而且有的时候没有和核心素养进行很好的衔接,教学往往停留在了表面,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因为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导致核心素养培养并没有真正的落实,从而影响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在实际开展落实语文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课前对课程的安排上面,忽视了实际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所以没有真正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方式相对比较的单一。而且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和教学内容达成共鸣,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核心素养是相悖的。
二、核心素养下科学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改变以往教学中单纯依靠教材文本教学的模式,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提升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注重对学科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在落实语文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将一些在某些方面相近的文章进行对比教学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比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藤野先生》、《老王》还有《我的叔叔于勒》这些都属于描写人的文章,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章让学生掌握分析和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不同文本的艺术风格。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就是要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语文的学习要注重和其他学科的整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还有《恐龙无处不在》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内容。通过学科的延伸和各个学科之间的联合教学能够丰富课堂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实现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的发展。
(二)注重和现实问题的结合策略
在落实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将语文学科和其他的学科进行整合,创设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可以走进多样的教学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首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自然的真好玩。学生一边学习语文知识一边感受自然地状态,对于大自然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获得保护自然地意识。比如在学习《春》还有《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这些文章时,教师可以逐渐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自然地喜爱,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如此美好的风景也需要我们对自然地呵护和爱护,而且这一单元作文的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那么有了前面情感的熏陶,在落实写作教学的时候会变得更加的轻松。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对自然发问,提升素养。其次就是注重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社会场景下去学习语文,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学习《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美德,还有在学习《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一些地域文化等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品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文化,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精神世界之间的整合。教师选择的教学主题应该符合学生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三)落实当代文化参与策略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一些当代的文化,帮助学生可以树立起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或者志愿者服务等等,让学生能够走到一起就当前的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对各类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就是要聚焦目前的一些文化热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搜集一些文化热点进行整理,然后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也可以鼓励学生就一些文化热点进行调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当前的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鉴赏和辨别文化的能力。最后就是要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背景知识的拓展,也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文化讲座,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这些文化形成一定的认同感。比如在学习《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时,教师可以拓展让学生去了解我国的一些文化遗产,在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落实多样的教学策略
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对目前的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争取为学生带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将故事情节演绎出来,这样的方式可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能够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体会文章中人物心理的变化,体会人物形象。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的讨论,文章中哪些人骗了人?而哪些人又被骗了?他们为什么会被骗呢?学生在相互交流之中会对文章主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对语言文化产生认同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元和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的动态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04期
[2]缪献芳.寻找有支点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7年07期
[3]朱先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乐学四步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年05期